蔡发,号牧堂,南宋著名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堪舆学家,著《地理全书》、《河洛图象》、《天文发微论》、《天文星象总论》、《地理发微论》、《穴情赋》、《定穴歌》、《地理总说辨》和《堪舆论选》。其子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蔡元定的风水理论传承于其父蔡发。
G
.NGS%v 1、蔡元定为其父蔡牧堂选穴
\(C6|-:GY 据有关史书记载,1152年他18岁时,父亲病逝,他先葬其父于他家后山,后迁葬于崇安县上箬之源。
6o6I]QL 关于他为何迁葬父母,据《地理人子须知》记载,蔡元定有一次与好友刘文简在对周围的山水指点激昂时,遭到了老乡的嘲笑,他们说:“蔡季通,蔡季通,出门指西又指东。山中既有王侯地,何不归家葬祖宗?”蔡西山听了,沮丧的回答说:“山中具有王侯地,怎奈不在我山中”。在旁的刘文简实在看不过眼,就说:“使我山有地,即可以奉。”
Zcjh 季通谢曰:“君山诚有美地!”刘果以山与之。1166年十二月初九,在蔡牧堂逝世13年后,蔡西山把父母的坟墓合葬到这里,也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兴田镇,葬后,牧堂以曾孙贵,被宋理宗赠太子太保,季通以孙贵,宝佑四年赠太子太傅谥文节。子文正公沈,以子贵,赠太师,进崇安伯。孙文肃公杭拜相,果符王侯之职。
lxf+$Z`~: 2、蔡牧堂墓地风水
EV/DJ$C } 地点: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上箬村后历塘。
)\Am:?RH; 蔡牧堂墓从武夷山西面开帐而来,山峰连绵耸秀,气宇轩昂,圆金结穴,整个墓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中为圆形墓堆,石碑位于墓后,为整块花岗岩,高约2米,上刻“宋牧堂公詹氏妣墓”,整个墓园位于青山环抱的山谷中,前眺平地,后枕青山。
DZ"'GQSg 3、 附蔡牧堂墓坐向之争论
fS?}(7 蔡元定在乾道二年丙戌(1166)十二月初九日申時,拾父母骸骨葬於金塔內,遷至武夷山之崇安縣,合葬上箬(音若)後歷塘,墓穴喝名“猛虎出林”,坐庚向甲。
^VOFkUp) 地喝猛虎出林,按穴法应葬于于额,前面应有空阔之堂以利出林之势但其墓建于虎爪,立庚山甲向,则己低前高,非常逼压,近似盲人摸壁,或者象哪跳墙之困虎,哪里是猛虎出林?且穴于低处后山壁立,则是煞水淋头!这是蔡元定先生的作品?!现在立的方向是戌山辰向,前几年重修所立,却如人偷眼斜视,只见半边局,而且后倚山坳斜凹,真不知搞什么名堂!
evjj~xkte 4、蔡氏一门出九儒
id+ ~ V 牧堂先生之后,以曾孙杭贵赠少保,西山文节公元定以孙贵赠太傅,九峰先生沈以子贵赠太师,至国朝享祀太庙,谥文正,节齐公渊、复齐公沆丞相、文萧公杭、觉轩公模、素轩公格、 静轩公权,世称四世九贤。
R.(PZC vS 《地理人子须知》收录的典型案例,两代堪舆大家之作品,历史文物古迹,很值得我们易学爱好学习去研究。请欣赏!
[ 此帖被叶晓易在2025-09-23 19: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