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修习菩提心的精华之语,
切中要害又简洁实用。
如果能够达到此要求,
我们的菩提心就只会增长而不会退失。
快来对照下,在以下方面,
你做得怎么样呢?
1、诸瑜伽摄一
所有行为,
包括日常生活当中的吃饭、穿衣等,
都要围绕一个中心,
那就是“利他心”。
2、遇违缘修一
对治自己的邪见、违缘等,
需要修一个发心:
但愿能以我的这个邪见,
来代替所有其他人的邪见,
所有众生因此邪见,
而将承受的恶报也由我来承担,
但愿一切众生都离开这样的邪见。
3、初后行二事
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就立刻发心:
今天我一定要发菩提心,
决不离开菩提心。
晚上睡觉之前,
要观察自己一天当中,
有没有做过违背菩提心的事情。
4、二境皆应忍
当获得世俗的幸福时,
不能有傲慢心,
要知道这些都是如梦如幻的。
一旦遇到一些困难、打击、失败等,
也不要伤心绝望乃至精神崩溃,
更不能退失菩提心。
5、舍命护二事
要拼命地护持两件事,
就是一般的誓言和修心法门特有的誓言。
一般的誓言,
就是小乘别解脱戒、
大乘菩萨戒以及密宗三昧耶戒等;
修法特有的誓言,
就是“修心之誓言”。
6、当学三种难
随时严密监视自己的内心,
当烦恼正在生起、
已经产生和停止以后,
要用相应的方法对治,
最后一定可以断除烦恼。
7、取三主要因
要寻找三个主要的因素或条件,
首先,必须找到一个,
标准的大乘善知识;
第二,要有一颗虔诚的心;
第三,就是修行所需要的生活条件
8、修三无失坏
经常都要修学三个不退失,
第一,不能退失对善知识的信心;
第二,不能退失修菩提心的兴趣与精进心;
第三,不能失去护持大、小乘戒律的决心。
9、成就三无离
随时随刻要做到三个不离开,
就是身、口、意三者都不离开善法,
身体做布施、磕头等善行;
口中讲经说法、
念经持咒或言说爱语;
内心修持菩提心等来利益众生。
10、于境修无偏,遍且深修习
平时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时候,
修的对境不能片面、偏袒,
也不能表面肤浅、敷衍了事。
另外,每次修行、思维的时候,
都要一心一意、全神贯注,
全面而深入地修习。
11、于厉境恒修
对特殊的严厉对境,
要特别地坚持修习。
特殊的对境是指那些曾经害过我们,
或者现在与将来对我们有害,
或者与我们之间,
有一些扯不清的是非瓜葛的人、
动物与非人等。
另外,善知识、上师和父母等,
福田和恩田也属于特殊的对境。
12、不依赖他缘
修行不能依赖于其他外缘,
在修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就充分利用条件进行修行;
如果条件不具备,
就用烦恼转为道用等方法来修行。
13、今当修主要
如今应当修持主要的修法,
什么是主要的呢?
在现实生活的利益和修行佛法当中,
以修法为主;
法有教证二法,
其中当以证法为主;
在一切证法当中,
以修菩提心为主;
修菩提心的方法,
有依靠教证、理证,
和依靠上师诀窍的修法,
其中当以依靠上师诀窍潜心修持为主;
在其他行为的修行和闭关修行当中,
以闭关修行为主;
在回避外境和对治烦恼当中,
以对治烦恼为主。
14、不颠倒是非
要断除、放弃六种颠倒:
忍辱的颠倒、意乐的颠倒、
品味的颠倒、悲悯的颠倒、
营求的颠倒和随喜的颠倒。
15、不时停时修
不能今天修行,
明天不修;
今天去行善,
明天不行善。
16、当坚定而修
要不顾一切地去修行,
无论再忙、再艰苦、再有压力,
都一定要坚持不懈。
17、以二观察解
要以粗细两种方法,
观察烦恼是否断除。
18、不好大喜功
这个学处有两方面的要求:
第一,不要夸功;
第二,不要叫苦。
19、不暴躁易怒
当有些人伤害了我们,
或在某些问题上对不起自己时,
脾气不能过于暴躁,
也不能太敏感,
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怒火冲天。
20、不喜怒无常
修行人如果像天平一样:
心情好的时候,
就愿意为众生付出,
愿意为众生发誓成佛;
情绪不好的时候,
又立即反悔道:
“学佛、利益众生和我没有关系,
我就是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随意舍弃慈悲心、菩提心,
那就是人格出了问题。
21、莫追求声誉
如果做了一点利益众生的善法,
就希望其他人赞叹、夸耀自己,
让自己美名远扬,
这就违背了大乘佛法的宗旨。
在《修心七要》当中,
已经包含了足够一个人,
毕生修行的内容。
如果能花费一些时间去学习并实践,
相信每个人都不会,
白白度过来之不易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