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
快速浏览
≌≌《风水择日区》≌≌
≌≌阴宅风水≌≌
≌≌峦头欣赏≌≌
≌≌阳宅家居≌≌
≌≌择日择吉≌≌
≌≌卫星图片≌≌
≌≌问题-讨论-经验-理论-综合研究≌≌
≌≌三元-三合-飞星-辅星-综合讨论≌≌
≌≌《起名预测区》≌≌
≌≌起名改名≌≌
≌≌八字命理≌≌
≌≌奇门遁甲≌≌
≌≌六爻预测≌≌
≌≌测字解签≌≌
≌≌《术数资料区》≌≌
≌≌风水择日资料≌≌
≌≌命理起名资料≌≌
≌≌《信仰文化区》≌≌
≌≌佛学世界≌≌
≌≌道家天地≌≌
≌≌诗词文学≌≌
≌≌中医知识≌≌
≌≌行善捐助平台≌≌
≌≌《休闲生活区》≌≌
≌≌风水故事≌≌
≌≌七嘴八舌≌≌
≌≌易友联络≌≌
≌≌《网站管理区》≌≌
≌≌坛务工作区≌≌
登录
注册
游客
帖子:
今日:
我的主题
我的回复
我的收藏
好友近况
登录IP: 113.77.237.125
首页
搜索
社区服务
广告管理
勋章中心
帮助
道具中心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推荐排行
wind
blue
wind5
≌≌阴宅风水≌≌
≌≌择日择吉≌≌
≌≌行善捐助平台≌≌
≌≌八字命理≌≌
≌≌卫星图片≌≌
≌≌问题-讨论-经验-理论-综合研究≌≌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阴宅风水≌≌
» [风水考察]陕西行}}唐太宗李世民之墓---昭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1
2
3
4
5
»
Pages: 1/35 Go
新 帖
主题 : [风水考察]陕西行}}唐太宗李世民之墓---昭陵
使用道具 |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灵珠子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QQ联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658
威望:
16580 点
金钱:
680936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3673 点
在线时间: 134998(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4-0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21:04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2
[风水考察]陕西行}}唐太宗李世民之墓---昭陵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默默 执行加亮操作(2014-10-21)
Cbff:IP
九嵕山位于渭河平原以北,山势突兀,海拔1188米,左有五峰山,右有嵯峨山,背有黄土平原,南临渭河,与太白,终南山诸峰遥相对应。四周可谓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更加衬托出此山的孤耸回绝,加以泾水环绕其后,渭水映带在前,显得气势十分雄伟。九嵕山造型也很奇特,从任何方面看都有特点,而且突出:从东南面看,似笔架形;从正南面看,似锥形;从西南和北面看,又似覆斗形。
R-Edht|{
z!g$#hmL>
相传此山是大禹治水时所用的笔的支架。舜时,洪水泛滥,禹被舜任命为天下治水官,禹治水先从关中开始,向东疏导入大海。当时十几个工地同时辟山凿石,疏导洪水,因为山石坚硬,所有工具都是木石之类,工程进展十分缓慢。此时,天降暴雨,关中洪水猛涨,早有桥国使臣报知大禹,说:洪水眼看就要淹没渭北的梁山,凤凰山,嵯峨山了。禹十分着急,因为这些山的后面就是桥国,是黄帝陵所在,就忙命大臣“水平”带了他的笔架到了桥国,因为这笔架是伏羲所赠,可大可小,大可用作山,小可当笔架使用。“水平”到了桥国,把笔架放在了凤凰山与梁山之间最低处,化作了一座高山,以防洪水向北漫延,这就是现在的九嵕山的来历。
.LDZqWr-
tWIOy6`
九嵕山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把它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嵕,它因而得名九嵕山。 九嵕山岚浮翠涌,奇石参差,百鸟在林间歌唱,苍鹰在峰顶翱翔,流泉飞布,众山环绕,衬托得九嵕主峰孤耸回绕。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带兵打仗和狩猎,多次经过九嵕山一带,非常喜欢九嵕山的挺拔奇绝和美丽风光。
sX1DbEjj[o
_k@cs^
传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建元贞观。按照以往惯便,太宗皇帝让找来当时通晓天文地理的二位资深玄学奇士李淳风和袁天罡,让他们分头出行,为自己百年之后选择一处安身之处。 二人领旨之后,相约南北分路而行,并以三年为期,到时回京复命。分手后,李淳风向北行进,便四处遍访,这一日,他来到礼泉地界,发现一座山宛若擎天巨柱,一峰独秀,直插云天,看罢好不高兴,登上这座高山,更是气象万千,浩浩渭河之水漂带其前,滔滔泾河蜿蜒左右,八百里秦川俯收眼底,尽现一派九五之尊的王者霸气。于是,李淳风连忙盘腿打坐,曲指掐算。终于,他在山腰一道山梁的中间找准了一处穴位,并埋下一枚铜钱以作标识。接着,他又继续前行,直到复命之日也没找到更能令他满意的地点。袁天罡择南路而行,一路打寻无果,正当他懊恼之时,也来到了礼泉地界的九嵕山,逐眼前一亮,把一根银针插在了他认为满意的地方,便也一路欢喜的回京复命。二人回到京城后,一块来到宫中复命,太宗李世民听到二人都选在九嵕山,便深感惊讶!就和他们一起来查验,结果是袁天罡的银针正从李淳风埋设的铜钱孔眼中插入,不得不令人称奇。就这样,一代明君唐太宗的陵寝昭陵便定址在九嵕山。
]?y~;-^
+``vnC
昭陵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奸盗息心”更恰当些;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
X:i?gRy"
6>]_H(z7
dA)T>
1,卫星图
qO>UN[Y
图1,此为秦岭往北分出一脉,由渭水和泾水两条河夹送,红圈处即是九嵕山。
HMd?`
<m-(B"FX
a|t~&\@
Kv@P Uzu
cY5&1Shb~
k{ qxsNM
2,卫星图
)>ZT{eF
图2,泾渭二河夹送中,又有泔河小水绕过明堂。
RTmp$lV
a=MN:s?Fc0
; J W]b]
>Sc yc-n
|vs5N2_
Y$JVxly
3,卫星图
Lz 1.+:Ag
图3,将到头,重重开帐中心出脉。
v9f+ {Y%-
^Q8yb*MN
poQ_r<I
"'v+*H 3
r2RJb6
q;eb
4,卫星图
6e ?xu8|
图4,主龙经过黄土高原的剥换,大帐抱小帐,中心出脉,突兀而起高峰,昭陵即以此山为陵,山陵合一,混然一体。
|5~Oh`w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金钱:+50(卖猪肉的) 相同故事太假太多
金钱:+200(拜师学艺) 优秀文章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灵珠子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QQ联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658
威望:
16580 点
金钱:
680936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3673 点
在线时间: 134998(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4-08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9 21:07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_HwA%=>7
5,第一次远看到九嵕山.
kK75 (x
图5,与易友驱车距昭陵还有十多公里,远远就看到九嵕山突兀挺拔,大贪狼也。
?'k_K:_
Tt: (l/1
g *,O
EXSJ@k6=8s
xa)p,
>w.;A%|N
6,远看山脉.
'l'3&.{Yfk
图6,从这个角度看,九嵕山于山脉中,有如鹤立鸡群,一峰独秀。
VP1hocW
/h53;$zK
$@Vn+| Ix
6_`Bo%
)BJkHED{
y.Z_\@
7,远远侧看九嵕山.
T~3{$
图7,这个角度看,似锥形。
Jr5S8c|"
if&bp ,
FAM{p=t]HT
@r GY9%E
?M:>2wl
ZxtO.U2
8,拉镜头侧看九嵕山.
mu\1hKq;B
图8,九嵕山在群山拥护之中,青龙抱作案。
MFq?mZ,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QQ联系:86502079,微信工作号:ok808808ok(认清号码,谨防假冒)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灵珠子
万法皆由缘
级别: 总坛主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QQ联系
UID:
1
精华:
86
发帖:
11658
威望:
16580 点
金钱:
680936 RMB
贡献值:
1500 点
好评度:
3673 点
在线时间: 134998(时)
注册时间:
2007-10-17
最后登录:
2025-04-08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9 21:09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6/<Hx@r (
9,于九嵕山背后看来龙。
]njNSn
图9,现在的昭陵旅游区,是在九嵕山的北面,不知者还以为陵墓在此,其实这是穴星的后背,陵墓是葬在南面的,因山势险峻,从南面登山不易,唐时祭拜多是在穴星背后举行,因这边山势平缓,适合乘车马而来。从图中看,是来龙开大帐,中心出脉,束气冲起穴星。
C+'-TLeu
r|l?2 eO~
aL:|Dr3SX
1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