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助传曹老师四部第十五篇:       要明白帝王之源的道理
玄奘之路~南无阿弥佗佛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193505
精华: 0
发帖: 1149
威望: 874 点
金钱: 10527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9 点
在线时间: 9199(时)
注册时间: 2015-06-18
最后登录: 2021-06-25
楼主  发表于: 2016-04-29 11:11

0 助传曹老师四部第十五篇:       要明白帝王之源的道理

四部第十五篇:       要明白帝王之源的道理                                               《外纪》、《庄子》、《六韬》、《乾坤凿度》、《太上老君开天经》、《春秋纬命历序》、《春秋纬元命苞》、《路史》、《遁甲开山图》、《初学纪》等多部古籍圣典对上古之人皆有记载。遗憾的是,人类至今有详细发展史的记载不过才三千年之多,即使上溯到传说中的上古黄帝时期也不过才五千之久,短短五千年之史岂能道尽人类从何而来?帝王又是从何时而出现的呢?岂不知,《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世纪经》、《大楼炭经》、《起世经》、《起世因本经》、《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立世阿毘昙论》、《彰所知论》、《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等众多佛经,早已对阴阳之始有了全面阐述。 综合上述经典得知,过去久劫时期,此世界因遭水劫而成天地,然起初天无日月,空无星辰,地无诸物,古称空梵处。后光音天天人因业报而堕落此世界,第一个从光音天庭堕落此世界的人,相貌犹如童子,误以为是自己造就了天地万物,是天地之母、众物之王,自号大梵天王。由此得知,地球上生的第一个人便已生有贪妄之心了。注定会一代一代地堕落下去。随后从光音天堕落下来的人皆拜他为大王、为父母、为天主。他们虽然是从光音天庭堕落下来之人,然有余福,身体光明,照耀天地,故不需日月,飞升自在,安乐无碍。不分男女,也无姓名,亦无尊卑,更无阴阳,故名众生。以欢喜(禅定)为食,故不用五谷,不做恶业,亦不行善业,寿命无量,命终可回归老家光音天。 几经久劫,此后大梵天众又减天福,因体带光明,光照大地之故,地出地芝,味美可口,众生因贪不再以欢喜为食,而以地味(芝味)为食,其寿命千万亿岁。后来贪心更大,便手摘地芝及其他地物食之,其寿命由千万亿岁降至人寿千万岁。随着众生再食地物而使身上光明渐灭,亦不能再飞行,而导致地球再度黑暗。久经黑暗之后,大暴风吹大海水将地球漂至高处(地壳变化),值遇太阳,夜出星辰,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为一日,故众生为太阳取名为日。随后地出众物,当然随着众生继续食用地物,而导致相貌变为丑陋,而哭天叫地,忧愁缠身,多食更丑,少食小丑。因体貌出现差别,便生分别之心,贡高我慢、彼此嘲笑之事层出不穷,但寿命仍然长久。随着众生继续堕落,便有男女之別,起淫欲之心,终有众生独处行不净行(性交),故有处男、处女之说。男女行完不净行后被其他众生发现而呵责,男子跪地不起而示忏悔之心,女子亦与男子同跪不起,故名拜天地。后女子将男子扶起并为男子送食,故男人名夫,女人名妻(夫妻)。这就是“万恶淫为首”的来历。其后行淫众生逐渐增多,为避羞愧,各自建房盖屋(以洞为房),故名房事或洞房。福报大者仍然命终生光音天,福报小者受孕母胎,故名处胎。便有男娶女嫁,取名按姓以作分别,形成六亲关系。其庄稼早熟晚收,晚收早熟,可谓一天一熟,悠闲自在,时人寿百万岁。 后由众生因贪婪成性,不愿日日收拾庄稼,集粮不取,并以干粮换粮,故名干粮,最后导致地荒,谷米同时生糠,不会再一天一熟。众生再三怨恨自已不珍惜往昔光明之身、以欢喜为食之好日子,为堕落到如此地步而望天大哭,祈求回归光音天,故名争光。随着堕落而互相争夺,彼此打架,暗自偷盗、抢占地盘之乱时常发生。故选一身形高大、容貌端正、具足威德智慧之人为主(王),共同供养此王,故名民主、田主、地主、同意王、太同王。为人类第一王,号大平等王,王以法纳租,国土为王所管辖,故名刹利或大人,用来善护人民,赏善罚恶、卫护公道。因王以法治化,故人民奉生十善,身体健康,无有饥渴之事,这就是人间帝王的起源。此时人寿百万岁。后依此法历经千百亿王之多,如《起世因本经》所述:“从是已来。有转轮王。皆领一洲。汝等当知。如是次第。最初众立大平等王。次意喜王。次正真王。次最正真王。次受斋戒王。次顶生王。次右髀王。次左髀王。次右膝王。次左膝王。次已脱王。次已已脱王。次体者王。次体味王。次果报车王。次海王。次大海王。次奢俱梨王。次大奢俱梨王。次茅草王。次别茅草王。次善贤王。次大善贤王。次相爱王。次大相爱王。次叫王。次大叫王。次尼梨迦王。次那瞿沙王。次狼王。次海分王。次金刚臂王。次牀王。次师子月王。次那耶坻王。次别者王。次善福水王。次炽热王。次作光王。次旷野王。次小山王。次山者王。次焰者王。次炽焰王。其炽焰王。子孙相承。有一百一。并在逋多罗城。治化天下。其最后王。名为降怨。以能降伏诸怨敌故。名曰降怨。其降怨王。子孙相承。在阿踰闍城治化。有五万四千王。其最后王。名曰难胜。彼难胜王。子孙相承。在波罗奈城治化。有六万三千王。其最后王。名难可意。彼难可意王。子孙相承。在迦毘罗城治化。有八万四千王。其最后王。名曰梵德。彼梵德王。子孙相承。在白象城治化。有三万二千王。其最后王。名曰象德。彼象德王。子孙相承。在拘尸那城治化。有三万二千王。其最后王。名曰藿香。彼藿香王。子孙相承。在优罗奢城治化。有三万二千王。其最后王。名那伽那嗜。彼那伽那嗜王。子孙相承。在难降伏城治化。有三万二千王。其最后王。名曰降他。彼降他王。子孙相承。在葛那鸠遮城治化。有一万二千王。其最后王。名曰胜军。彼胜军王。子孙相承。在彼波城治化。有一万八千王。其最后王。名曰天龙。彼天龙王。子孙相承。在多摩梨奢城治化。有二万五千王。其最后王。名曰海天。彼海天王。子孙相承。还在多摩梨奢城治化。有一万王。其最后王。亦名海天。彼海天王。子孙相承。在檀多富罗城治化。有一万八千王。其最后王。名为善意。子孙相承。在王舍大城治化。有二万五千王。其最后王。名善治化。善治化王。子孙相承。还在波罗奈城治化。有一千一百王。其最后王。名大帝君。大帝君王。子孙相承。在茅主大城治化。有八万四千王。其最后王。复名海天。彼海天王。子孙相承。还在逋多罗城治化。有一千五百王。其最后王。名曰苦行。彼苦行王。子孙相承。还在茅主大城治化。有八万四千王。其最后王。名曰地面。彼地面王。子孙相承。还在阿踰闍城治化。有一千王。其最后王。名曰持地。彼持地王。子孙相承。还在波罗奈大城治化。有八万王。其最后王。名曰地主。彼地主王。子孙相承。在寐须罗城治化。有八万四千王。其最后王名曰大天。诸比丘彼大天王。子孙相承。在寐须罗大城治化。有八万四千王。此八万四千王皆在寐须罗大城。菴婆罗林中。修行梵行。其最后者。名尼寐王。次没王。次竖齐王。次诃奴王。次优波王。次奴摩王。次善见王。次月见王。次闻军王。次法军王。次降伏王。次大降伏王。次更降王。次无忧王。次除忧王。次肩节王。次节王。次摩罗王。次娄那王。次方主王。次尘者王。次迦罗王。次难陀王。次镜面王。次生者王。次斛领王。次食饮王。次饶食王。次难降王。次难胜王。次安住王。次善住王。次大力王。次力德王。次竖行王。彼竖行王。子孙相承。在迦摄波城治化。有七万五千王。其最后王。名菴婆梨沙。彼菴婆梨沙王有子。名曰善立。其善立王。子孙相承。在波罗大城治化。有一千一百王。其最后王。名鸡梨祁。尔时有迦叶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出现世间。菩萨于彼修行梵行。生兜率天。鸡梨祁王有子。名曰善生。子孙相承。还在逋多罗城治化。有一百一王。其最后王。名曰耳者。彼耳者王有二子。大名瞿昙。次名婆罗堕闍。彼瞿昙王有一子。名甘蔗种。甘蔗种王。子孙相承。还在逋多罗城治化。有一百一甘蔗种王。其最后王。名不善长。不善长王。复生四子。一名优牟佉。二名金色。三名似白象。四名足瞿。彼足瞿王有子。名曰天城。天城有子。名曰牛城。彼牛城王。子孙相承。在迦毘罗婆城治化。有七万七千王。其最后者。名广车王。次别车王。次坚车王。次住车王。次十车王。次百车王。次九十车王。次杂色车王。次智车王。次广弓王。次多弓王。次兼弓王。次住弓王。次十弓王。次百弓王。次九十弓王。次杂色弓王。次智弓王。彼智弓王。复生二子。一名师子颊。二名师子足。师子颊王。绍继王位。复生四子。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三名斛饭。四甘露饭。又生一女。名为甘露。 净饭王生二子。一名悉达多(释迦牟尼佛)。二名难陀。白饭二子。一名帝沙。二难提迦。斛饭二子。一阿泥娄駄。二跋提梨迦。甘露饭二子。一阿难陀。二提婆达多。其甘露女。唯有一子。名世婆罗。菩萨一子。名罗睺罗(释迦牟尼佛之子)。如是次第。从大平等王已来。子孙相承。最胜种族。至罗睺罗童子身上成阿罗汉。断诸烦恼。尽生死际。更无后有”。虽然《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等已把上古帝王推算到三千年前的周昭王时代,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时期。但是,三千年前人的寿命已绝对达不到百万岁,而是早已随着人类恶报的增加逐渐减到现在的百岁左右也,并且已历经贤劫六佛。故《十二游经》提及:“文陀竭王寿百万岁。顶生王遮迦越。左髀右髀王。皆寿十万岁。从欢喜王诸王皆寿八万四千岁。从恶念遮迦越。杀一牛祠祀害命。失金轮。得银轮主三天下。寿万岁。坚念王作铠寿五千岁。得铜轮主二天下。主西南。喜杀王。寿二千五百岁。得铁轮主南天下。其王有太子行五恶杀一减寿千岁。古人有九病寒热饥渴生老病死。婆罗门杀生祠祀。从是生四百四病。从师子念王人寿转减寿百二十岁。从师子念王后。师子意王有八十四王。人命减。或寿八十七十五十三十二十十岁者”。是故,《佛说长阿含经》提及,“贤劫的九十一劫前毘婆尸佛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三十一劫前尸弃佛时人寿七万岁;后来历经毘舍婆佛时期人寿六万岁;接着又历经拘留孙佛时期人寿四万岁;再历经拘那含佛时期人寿三万岁;又历经迦叶佛时期人寿两万岁;释迦牟尼佛法运时期,就是当今时期,因人类造业更大,故寿命百岁左右”。 也就是说,在文陀竭王时人寿还是百万岁,从顶生王至左髀王,再到右髀王,人寿十万岁,当然也是贤劫之前。从欢喜王开始,人寿八万四千岁。也就是说,贤劫从欢喜王时期开始,逢遇毘婆尸佛其法运九十一劫。毘婆尸佛灭度后接着便是尸弃佛,其法运三十一劫,人寿七万岁。尸弃佛灭度后紧接着就是毘舍婆佛,人寿六万岁。毘舍婆佛灭度后再就是拘留孙佛,人寿四万岁。拘留孙佛灭度后,往下是拘那含佛,人寿三万岁。拘那含佛灭度后再往下就是迦叶佛,人寿两万岁。迦叶佛灭度后再往下就是当今的释迦牟尼佛法运,人寿百岁左右。当然,随着回归大乘佛法,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到弥勒佛法运时期,人寿又长到八万四千岁。 由此得知,随着人们继续堕落,人与人抵突,国与国相伐,负债不还者来生转为畜生偿还,悭贪者感召饿鬼之身,杀生十恶者遭受地狱之报,人们已出现贫贱富贵之别,高矮大小不同,寿命百岁不等。这不但是形成六道轮回的根源,也是生老病死之根源,同时也是阴阳初始之渊源。 确切地说,上古人们的善行是阳的根本,相反,恶行便是阴的根本,太阳、月亮、星辰万物当然也是人类善恶所招感之报也。故《佛说三厨经》云:“一切众生皆禀阴阳之气以成身”。《黄帝內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亦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由此可以说,宇宙自有了地球便生阴气,有了太阳便生阳气。自从上古人们立王惩恶扬善时起,便有了兵法。可见兵法源于阴阳之道也。何况《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提及“北辰菩萨(北极星)因得陀罗尼之力早已在阎浮提(地球)为国师七百劫之久。太白仙人(太白金星)因得陀罗尼之力而精通阴阳五行、运变符图之术,于多劫助其国王治理国家”。也由此得知,黄帝只不过是人类共祖之一也,比黄帝还早几百万年乃至几亿万年的人类共祖数不胜数也。是故,自久远劫以来,佛菩萨就变化各大天王度众。《金光明最胜王经》也提及,“诸天子们下世化为帝王治化世间”。(摘自《帝谏》)                                                                                                                                                      
南无地藏王菩萨!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助传曹老师四部第十五篇:       要明白帝王之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