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地球为何频频地震?佛教是这样解释的
真地必是三合连珠,三合连珠必是真地!
级别: 高级版主

UID: 2128
精华: 4
发帖: 4878
威望: 2635 点
金钱: 73676 RMB
贡献值: 1 点
好评度: 508 点
在线时间: 37925(时)
注册时间: 2008-09-17
最后登录: 2024-05-30
楼主  发表于: 2016-04-20 16:12

0 地球为何频频地震?佛教是这样解释的

地球为何频频地震?佛教是这样解释的

南京栖霞寺 建佛道场


导读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4月13日21时55分,缅甸发生7.2级地震。

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日本熊本再次地震!

4月16日8时55分在台湾台东县海域(北纬22.53度,东经121.93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让我们一起为地震灾区的人诵经祈福!南无阿弥陀佛!

佛说大地震动的八种因缘

杂阿含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天地大动有八因缘。云何为八。比丘当知。此阎浮里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水厚八万四千由旬。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有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际有金刚轮。过去诸佛世尊舍利尽在彼间。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大风正动。火亦动。火已动。水便动。水已动。地便动。是谓第一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来下。在母胎中。是时地亦大动。是谓第二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菩萨降神出母胎时。天地大动。是谓第三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菩萨出家学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是时天地大动。是谓第四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若如来入无余涅槃界而取灭度。是时天地大动。是谓第五因缘使地大动。

复次。有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随意欲行无数变化。或分身为百千之数。复还为一。飞行虚空。石壁皆过。踊没自由。观地无地想。了悉空无。是时地为大动。是谓第六因缘地为大动。

复次。诸天大神足。神德无量。从彼命终还生彼间。由宿福行。具足诸德。舍本天形。得作帝释.若梵天王。时地为大动。是谓第七因缘地为大动。

复次。若众生命终福尽。是时诸国王不乐本邦。各各相攻伐。或饥俭死者。或刀刃死者。是时天地大动。是谓第八因缘使地大动。如是。比丘。有八因缘使天地大动。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教解释地震

佛陀虽然对于大地震动说了8种因缘,其中一种说了佛令大地震动的6种目的和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普通的地震是由于"大地依于水住。又此大水依风轮住。又此风轮依虚空住。空中有时猛风大起。吹彼风轮。风轮既动。彼水亦动。彼水既动。大地乃动。" 总的来说地震的因可以分为善、恶、无记三种。

1、善因之最上者全部与佛有关,即“六时动。谓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其因缘最大最上,故地有六种十八相之动,且范围广至三千世界;佛为遣魔或宣说极了义经典时,因为关系无量众生的慧命、显示佛的神力、令众生心柔软、令知世界无常也会产生地动;另外罗汉、比丘、诸天等以成道、发心、修神通等因皆可令地动,唯其动相不具足六种动相,范围也小;再次的有福德的善人只出生、行事业或去世也可令地动,唯其影响范围顶多是一国之内.........综观善因地动,虽具六种十八相,然不会造成房倒屋塌等灾害。

2、恶因地动,可能是妖魔作祟,也可能是一方众生恶业所感。陈健民、宣化上人等都明确开示四大五行与贪嗔痴等烦恼紧密相关,贪重发洪水、嗔盛起火灾、痴甚闹地震......可以结合历史品味一下。

3、无记因的地动,主要是纯地质结构的调整。主要指没有生命时期星球的地质运动。从佛理上讲,器世界是众生业的依报,是共业所感,因此内心和外界的交感作用是必然的,只是没有粗重色身的众生出生时,无色身众生的心灵和业力对外界影响还比较小,姑且说有无记因的地动吧。

纵观上述:我们今天的地球世界无不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恶因炽盛,大肆开采地理资源、破坏物理环境,最终恶因地震、无记因地震席卷而来,让许多无辜生灵涂炭,悲哉悲哉!

(转自:觉海禅寺)

宣化上人:地震怎么来的?

为什么世界有地震?就因为每个人天天在制造地震,尤其是情情爱爱,更是大地震。

佛经上常讲到大地震动,地震是怎样来的呢?地震也可以说是人震,因为人与地震相通着。人震地也震;人不震,地也不震。佛入涅槃时,地为什么有六种震动?因为人心恐慌,怕得不得了,七情六欲都跑出来,这就是地震。所以你欢喜了是地震;你发脾气,不高兴了,也是地震;你悲哀、恐惧,是地震;你生爱心也是地震,你生讨厌心还是地震;你生欲念,那更是大地震。因为心里的七情六欲动荡,所以地就震动。

为什么世界有地震?就因为每个人天天在制造地震,只是自己不晓得,尤其是情情爱爱,更是大地震。每一个人都不平安了,这就是大地震。山林、树木、河海就是我们本身,头发就是山林,眼睛、眉毛、胡子就是树木,河海就是我们的欲念控制不住,所以有大地震。

佛要入涅槃时,人都震动,平时不哭的也哭了,有形的地震动了,无形的地也震动了。里面震,外面才震;里面动,外面也动;里面有什么,外面也有什么,所以里外是息息相关,有连带关系的。我们人天天情情爱爱,所以天天在制造地震,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是生死的关头,但人人还是在制造地震而不知警惕,要等有形的地震来了才知道怕;在无形的阶段,当他制造地震时,他不怕。既然种地震因,就会结地震果,人在种因时不怕,结果时却吓死了。今天这些话,你们没有人相信吧!

一九八六年六月三日开示

相关链接

世界各地在地震中不倒的佛教寺院

在中国的佛教建筑中,年代越老的越不容易倒塌,那些所谓运用了最新高科技的砖混结构、钢筋水泥、钢结构建筑,面对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在地震中一个个相形见绌,这种通过大灾难获得的警示为何难以转化为一个民族的建筑基因呢?——纯道题记

地震中的伤亡往往是建筑倒塌造成的,中国并非地震频发的国家,却受灾最深重,建筑难辞其咎。然而,我国许多古代建筑,特别是佛教寺院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四川平武县的报恩寺广场、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这些不倒建筑的共同点:都是木结构建筑。

这样的例子在国外也并不少见。在日本神户和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木结构建筑只是稍微变形而绝不倒塌。即使在强大的地震力下,木结构建筑被整体推前了数米或被抛离了地基,但仍完好而无散架。由此证明了木结构建筑在各种极端的负荷条件下,其结构的抗地震稳定性和完整性。日本政府在神户大地震后,就曾明令所有的民用住宅必须采用木结构建筑。

地震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神奇现象,特别是,在地震中,寺院、佛塔往往不容易损毁、倒塌。不少人觉得这是佛主佑护,感谢菩萨,但科学最终揭开了“不倒之谜”,原来,是寺院和佛塔的选址及建筑有玄机,比一般建筑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极好的防震抗震性!

一、四川平武县的报恩寺广场

在四川平武,耸立着一座地震震不垮的深山古刹———平武报恩寺。这座占地2.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建于1460 年(明天顺四年),历经1536年、1618年、1657年、1786年以及1976 年的数次大地震。1630年1月16日,平武小河营(现属松潘县)发生6.3级地震,离震中仅75公里,而报恩寺完整无损;1976年,平武与松潘交界处发生两次7.2级、一次6.7级强震,报恩寺主体构件无一处震坏。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后,报恩寺虽然也受损处不少,但破坏程度明显小于周边其他建筑。遭遇汶川地震的影响时,它的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在特大灾难面前,报恩寺广场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一大特色,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建筑上使用斗拱的花样、出跳是有讲究的,而报恩寺的斗拱不仅从数量上、花样上都是全国之最。全寺有奇巧严谨的斗拱36种2000多朵,又有“斗拱博物馆”之称。

二、天津蓟县独乐寺

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在抗震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盘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

自重建以后千余年来,独乐寺曾经历了28次地震,其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8级以上强震,“蓟县城官廨民舍无一幸存,观音阁独不圮。”1976年唐山大地震,蓟县城内房屋倒塌不少,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摇摆,观音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

独乐寺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观音阁的斗拱设计十分巧妙,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七层木块的相互交织,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这样在地震出现时能及时减缓外部的压力,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三、山西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应县木塔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建成近千年来,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据史书记载,在木塔建成200多年之时,当地曾发生过6.5级大地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有木塔岿然不动。

上世纪初军阀混战的时候,木塔曾被200多发炮弹击中,除打断了两根柱子外,别无损伤。应县木塔之所以有如此强的抗震能力,其奥妙也在于独特的木结构设计。

木塔除了石头基础外,全部用松木和榆木建造,而且构架中所有的关节点都是榫卯结合,具有一定的柔性;木塔从外表看是五层六檐,但每层都设有一暗层,明五暗四,实际是九层,明层通过柱、斗拱、梁枋的连接形成一个柔性层,各暗层则在内柱之间和内外角柱之间加设多种斜撑梁,加强了塔的结构刚度。这样一刚一柔,能有效抵御地震和炮弹的破坏力。

四、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

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它既不宏大,也不华丽,却超越了地球的引力,悬在空中。1500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蚀,它始终屹立不倒。

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五、日本奈良法隆寺

位于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作为以飞鸟时代的面貌流传至今的世界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广为人知。其创建的由来可从“金堂”东间内安置的铜造“药师如来像”的光背铭或《法隆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的缘起文得知。日本是多地震国家,在经历过无数次大小地震的考验后,它依然如故地站在最初的地盘上。

现在法隆寺分为以五重塔、金堂为中心的西院伽蓝和以梦殿为中心的东院伽蓝。在面积约18万7千平方公里的院内,以飞鸟时代为首的各时代精粹的建筑物们鳞次栉比,许多宝物流传下来。法隆寺的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于1993年,以“法隆寺地区佛教建造物”之名义成为日本首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并作为世界佛教文化的宝库受世人瞩目。

就像在法隆寺的五重塔可以看到的那样,承认建筑物摇晃的作用、利用摇晃吸收地震力量的“柔性结构”理论,近年来被日本乃至世界上的超高层建筑所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的智慧在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上得到了利用。

古代建造的佛教寺院建筑之所以能够经受地震的考验,主要在于科学的设计、建筑和选址。以佛塔为例。中国的佛塔一般有砖塔、石塔、木塔等。平面为八角或六角形,塔级数五、七、九和十三不等。曾有一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佛塔的数学之巧:徐文长是明代江南才子,与当时的杭州知府对对子,面对西湖边上的六和塔,知府出了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徐文长摆摆手,笑而不答。知府以为他答不出,徐文长却说,我早应对了啊,“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从这个故事中,可知中国佛塔的形状很深入人心。

按照塔围与塔高约略相等的说法,可用几何方法推算出佛塔的细长比,八角的约为1:3,六角的约为1:3.4,比较粗,并且塔檐逐层有收分,因而重心位置相对较低,再加上又是“实心”的,横断平面又呈中心对称,即各面的边界条件一致,所以这种塔,抗震性能良好,不易倒塌。中国的寺院和佛塔多选在山上或山坡台地上,如海城金塔,便位干一个山岗上,下面是岩石地基。同样,海城银塔、千山祖越寺也在山上,也是岩石地基。而山坡台地的抗震性能好,不容易开裂,所以寺院、佛塔不易倒。可见,寺、塔不倒都是选址的科学。

但是,就算同样选址在平地、低地上,寺院和佛塔受损和倒塌程度,也远低于普通的建筑。除了建筑质量好,人们比较虔诚,不会搞“豆腐渣”工程外,这里面也有玄机。在海城地震中,一些砖墙承重的砖木结构和混合结构的建筑——其中不少还是水泥砂浆砌筑——全都彻底倒塌了,而古老的寺庙建筑大都矗立着。顶多是山墙、窗间墙倒掉了。

原来,这又与其建筑材料和风格有直接关系。中国传统佛教建筑都是木结构的,自成体系,这种结构的防震抗震性远强于目前的砖混结构,甚至钢筋水泥结构。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比率,也远远低于使用其他普通建筑材料的建筑。古老的寺院建筑都是架构式的,墙体只是围护结构,受到强震,即使墙倒了,屋也不塌,这比起墙体承重那种墙倒屋就塌,无疑是可以减少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

在佛教寺院建筑中,如大雄宝殿,都是大斗拱式,斗拱的翘、昂、拱等分件起传递和承托作用,增强了构件连接的稳定,不易破坏,建筑抗震性能好。地震中有一个现象,同样是佛教建筑,在同样的震级中,年代越老的越不容易倒塌,便是唐宋的寺庙建筑质量优干明清的,唐宋以前都是大斗拱,而以后有的用小斗拱。庑殿、歇山和悬山、硬山,为寺庙建筑中常见的四种屋顶形式,前三种抗震性能都不错,而硬山式最差。常说的“出头的椽子先烂”,就是悬山式房子,但却意外起了防震作用。

(转自:禅艺会)
传授三合理气,微信13437818649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地球为何频频地震?佛教是这样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