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无不求 和 阿难 两位友人的回复。
大年初一我下午要带班,没有什么事情,所以就敲了不少字在论坛里,算不上我对帖子反映出读书人的那种精神。
关于“元吾氏答疑录”,我从这个
http://jilu.yuanwushi.com/yuedu/2014-11-11/82.html看到了相关的记录,内容估计相当。
考虑该答疑录内容很多,所以先简短回复直观印象。
(1)答疑录反映了元吾氏很精进的专、研功夫,佛道兼修。但我觉得里面个性也很明显。也许是网络交流,要表达起来比较费劲,所以给我的感觉是,他给出的一些回复或述说不如一些佛教高僧在大众之前的演讲录(也许演讲录在出版时润色过)。
(2)“甲”比喻为“未知领域的知识”;“乙”比喻为“已知领域的知识”;“丙”比喻为“无所不知的智慧”。这个比喻我不是太认可。我觉得有两点对我来说需要注意。一是我认为“发展”的观点更重要,如果用“无所”去包含一些,会导致认识上一开始就带强烈的个性认识,可能会忽视很多论证细节,也可能导致智者不愿意再搭理“无所不包”这个论题。二是我觉得现代人的认识不能强加给古代人,薄古厚今不好,厚古薄今也不是很好的分析思路,还是就事论事好一些。比如古代的顺风耳,现代的手机,看似古代的想法实现了,但古代人由于没有手机,对手机的影响方面就不会考虑到那么深、那么广(当然古哲学论述可以涉及,但不会过于具体)。
(3)关于阿难版主的回复,我没有很好意见。我想补充一点是,我比较看中历史由群众创造,个人英雄主义只是一种催化的认识。智商再高,坚忍再强的人,他还是脱胎于他的环境,过去的和当时的,以及他有一定预见的未来的。所以对“个体生命之间所见是不一致的”,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对的,但如果强调认识的客体是在已有认识的背景时,还是需要尊重它之前为什么被如此“所见”的来源。强调差异的同时也要看到共性。完全空对空的谈论,我觉得效果不佳。
[ 此帖被万山前行在2017-02-06 13:2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