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Pages: 2/3     Go
主题 : 讨论帖 英联邦慈语:南怀瑾“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级别: 嘉宾
UID: 28670
精华: 0
发帖: 2648
威望: 873 点
金钱: 2050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3 点
在线时间: 3284(时)
注册时间: 2009-12-18
最后登录: 2018-01-13
10楼  发表于: 2015-07-14 15:23

引用
引用第9楼阿难于2015-07-14 13:13发表的  :
    林兄,多谢互相理解!

    顺便加深交流,提两点意见供参考。

    其一,万不可用他人成句,未经注明,而以“英联邦慈语”冠题。此间关乎世理,何况佛理!如一时不知出处,不妨查清再发表。林兄饱读佛书,自能明了其中利害。
.......

凡是能让人起慈心善念的叫慈语。
如来说,诸相无常,法还当舍,何况慈语呢?
诚交天下易友,光大中华风水
QQ365133712
级别: 嘉宾
UID: 28670
精华: 0
发帖: 2648
威望: 873 点
金钱: 2050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3 点
在线时间: 3284(时)
注册时间: 2009-12-18
最后登录: 2018-01-13
11楼  发表于: 2015-07-14 15:28

南怀谨先生说过他这一生没有收过徒儿,你称他是尊师,想必知他的脾气。
我是最明了南先生的,他所以不敢称为师,一是可能谦,二是可能怕误人慧命担此因果,三是可能他达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故
诚交天下易友,光大中华风水
QQ365133712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77
威望: 1561 点
金钱: 30016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3 点
在线时间: 3585(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05-17
12楼  发表于: 2015-07-15 13:09

引用
引用第11楼英联邦于2015-07-14 15:28发表的  :
南怀谨先生说过他这一生没有收过徒儿,你称他是尊师,想必知他的脾气。
我是最明了南先生的,他所以不敢称为师,一是可能谦,二是可能怕误人慧命担此因果,三是可能他达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故




     林兄,这一条,或是我讲得不够清楚。

    上一回帖中,我没有称南老为师尊。

    我说的“兄以师尊之语为慈语,表恭敬也”,是指林兄发表过“恩师慈语”、“老师慈语”等贴。

    原来我是想用“尊师”的。尊师的意思,是对他人老师、师父的敬称,就比较明确。不料打错了,没有发现。

    不过,“兄以师尊之语为慈语”一句,也没有用词错误,意思还是明确的,只嫌没有举个例子,让林兄误解了。

    我是很尊敬南怀瑾老先生的,也知道林兄所言。

    而如果我称南老为师尊,也没有违礼。

    对于敬仰的老师,没有从其学,我认得他,他不认得我,这种情况,称“私淑弟子”。古往今来,很多求学者都有这种情况的。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77
威望: 1561 点
金钱: 30016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3 点
在线时间: 3585(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05-17
13楼  发表于: 2015-07-15 13:39

引用
引用第10楼英联邦于2015-07-14 15:23发表的  :

凡是能让人起慈心善念的叫慈语。
如来说,诸相无常,法还当舍,何况慈语呢?



林兄对于慈语一词,赋予新义,用意是很好的。而如果从文字上讲,慈语之慈,还是相对于说话者而言。

兄云“如来说,诸相无常,法还当舍”,愚见以为,“诸相无常”应为“诸法无常”,一字之差,却还是要计较的。“法还当舍”,似为《金刚经》的“法尚应舍”,二字之差,也还是涵义不同。如此渗透己见之语,建议林兄自说,而不宜冠以“如来说”,以免过失。

兄认为,“诸相无常,法还当舍,何况慈语呢”,未知是示我,还是自示?因“慈语”诸贴,是兄所发表的。

我的理解,大概兄乃是要我放弃对于“慈语”一词的看法吧?

如是这样,我其实也没有意见。大家在佛学版交流探讨,如有进益,则默然自悟;如无进益,则默然自敛,并没有什么障碍的。

原来想提出看法,也还有一层意思。

林兄发表了“老师的慈语”,我私意以为:有“老师慈语”,又有“英联邦慈语”,岂非师、弟并列?

依照古礼,正式场合里边,师长坐着说话,学生是要侍立于旁的。如果老师站着说话,学生是要退后一步侍立才好。

现代社会,这些规矩自然是宽松甚至于没有了。时代发展,如此也并非完全不好。

然而,密宗还是讲究古礼的。故起初之私意,是想提醒林兄勿过于自尊,以免有障法益,但是话说不清楚。林兄乃坦诚之人,则我不妨在此处说明。

我不知林兄所学之具体宗派法门,但凭自己对于密宗的粗浅理解而言。如有偏差错谬,皆我之过,万望海涵!



级别: 嘉宾
UID: 28670
精华: 0
发帖: 2648
威望: 873 点
金钱: 2050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3 点
在线时间: 3284(时)
注册时间: 2009-12-18
最后登录: 2018-01-13
14楼  发表于: 2015-07-15 16:12

上天给一个人有做人的机会,就是希望其能改过,达到身心清静故。
披着人皮也不容易,没有好大的福德,是求不得这人皮的,所以修行人也极权当珍惜。
万缘放下,就是净土。
人世间有说不完的是非,也有无量的贪嗔痴,让尘心层层关锁就是众生,能心无所住的就是智者
诚交天下易友,光大中华风水
QQ365133712
级别: 嘉宾
UID: 28670
精华: 0
发帖: 2648
威望: 873 点
金钱: 2050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3 点
在线时间: 3284(时)
注册时间: 2009-12-18
最后登录: 2018-01-13
15楼  发表于: 2015-07-15 16:14

没有前贤的种树,我们这些后人又如何得到乘凉呢?
诚交天下易友,光大中华风水
QQ365133712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77
威望: 1561 点
金钱: 30016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3 点
在线时间: 3585(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05-17
16楼  发表于: 2015-07-17 11:32

引用
引用第14楼英联邦于2015-07-15 16:12发表的  :
上天给一个人有做人的机会,就是希望其能改过,达到身心清静故。
披着人皮也不容易,没有好大的福德,是求不得这人皮的,所以修行人也极权当珍惜。
万缘放下,就是净土。
人世间有说不完的是非,也有无量的贪嗔痴,让尘心层层关锁就是众生,能心无所住的就是智者



感谢林兄的提醒。

修行确是很难,我个人感觉是很惭愧,因为进步何其微!

“心无所住”等佛语,我是神往而已,自认天资鲁钝,只好安慰自己慢慢修吧。

能扎实进步一点,也还算是一点。

只能如此。
[ 此帖被阿难在2015-07-17 11:41重新编辑 ]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77
威望: 1561 点
金钱: 30016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3 点
在线时间: 3585(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05-17
17楼  发表于: 2015-07-17 11:39

引用
引用第15楼英联邦于2015-07-15 16:14发表的  :
没有前贤的种树,我们这些后人又如何得到乘凉呢?



林兄说得对。

圣贤所言,即是我们之依凭,所谓大树凉荫、不能忘却。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圣贤语录那么多,要背诵一些,是不难;要实行一句,却是很难。想来想去,还是比较喜欢太虚法师的一首偈语: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称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很多道理,落实在做人方面,感觉进步就实在些。

这是我对这首偈语的粗浅理解。
级别: 嘉宾
UID: 28670
精华: 0
发帖: 2648
威望: 873 点
金钱: 2050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3 点
在线时间: 3284(时)
注册时间: 2009-12-18
最后登录: 2018-01-13
18楼  发表于: 2015-07-17 11:43

Re:讨论帖 英联邦慈语:南怀瑾“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自性门不开,不过是一个没求五祖时的慧能。
上天开示,人人是佛祖,所以佛不用外求,灵山就在眼前
    
诚交天下易友,光大中华风水
QQ365133712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77
威望: 1561 点
金钱: 30016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3 点
在线时间: 3585(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05-17
19楼  发表于: 2015-07-17 12:56

Re:讨论帖 英联邦慈语

引用
引用第18楼英联邦于2015-07-17 11:43发表的 Re:讨论帖 英联邦慈语:南怀瑾“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
自性门不开,不过是一个没求五祖时的慧能。
上天开示,人人是佛祖,所以佛不用外求,灵山就在眼前
       


林兄所言很有道理。五祖说过“不识本心,修道何益”。这是禅宗高标独立的伟大之处。

六祖预言马祖,说是“踏杀天下人”。以我之愚,都不晓得马祖愿不愿意给“踏杀”一下。呵呵。

林兄生怕大家不晓得自性的道理,多次强调,我也有得益。

而愚见以为,这类说法,止于道友互相提示则可,不宜自居自高,且以之论人。

既言自性,竟又有所谓“自性之门”,乃至“上天开示”,乃成文字游戏矣。

这种游戏,玩多了也累,甚无益处。

林兄以为然否?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Pages: 2/3     Go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讨论帖 英联邦慈语:南怀瑾“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