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末法时代,佛教如何发展
级别: 白金会员
UID: 149505
精华: 0
发帖: 149
威望: 26 点
金钱: 129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3 点
在线时间: 1740(时)
注册时间: 2013-12-16
最后登录: 2018-08-06
楼主  发表于: 2015-08-02 19:22

0 末法时代,佛教如何发展

末法时代,佛教如何发展
——访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

    曲径通幽,夏天的月照着山路往上,正对着“禅”字的山墙,林荫遮蔽下,隔着半墙高的大玻璃窗,便能看见光泉大和尚的方丈室。

    自从2011年升座担任这座千年古刹的方丈以来,杭州灵隐寺正成为中国汉传佛教讲经弘法的中心之一。这座杭州香火最旺的寺庙,日均接待人数上万,每年这里出产的月饼、腊八粥都是抢手货,而新年来到灵隐寺烧头香更演变成杭州城中的盛事。但在世俗喧嚣之外,它又常常显示着静寂的另一面。
连续5年的讲经法会、每年的托钵行脚慈善活动、面向公众的各种夏令营、办学15年的杭州佛学院、红遍网络的杭州佛学图书馆、面向公众新办的梵语班……桩桩件件,无一不展现着光泉对当下中国佛教发展的独特思考。
在喧嚣盛行的时代,中国佛教应该如何保证正常发展?2015年7月28日晚上,这位中国佛教协会的副秘书长抱病接受了南方周末的专访。
    南方周末:如何评价当下佛教界的一些乱象?
    光泉:我们现在,整个社会已经进入末法时代。末法时代,佛法衰退,邪门外道就会多起来。现在很多外道,打的都是佛教的名义。他们就是打着佛教的旗号,吃着佛教的饭,在做破坏佛教的事情,这就是末法时代的挑战。
过去我们的佛教一直是两条腿走路。我们一边通过讲经说法弘法,把关键的东西给大家。但另一方面,也不忘记善巧方便,比方说做佛事。
    佛事有它的合理性,老祖宗觉得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铲除内心的孽障,消除烦恼,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去证悟佛法。所以它本是方法。但到了近现代以后,慢慢地经就被念歪了。特别是清以后,现在只知道敲敲打打,只知道超度死人。它对活人的关怀关注少了。整个佛教衰败,就会出现不少的腐败现象。
    南方周末:如何规范、减少这些不良的乱象?
    光泉:一方面,需要佛门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赵朴老(原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说过,僧要像僧,寺要像寺,寺庙要由僧人来管。
    僧装、素食、独身,这是佛教界最底线的六字方针。这是对僧人最基本的要求。我们不能白天僧装,晚上西装。包括虽未登记,但事实婚姻,包括到外面喝酒吃肉,违反了就要迁单(佛教界等同开除僧籍)。
    另一方,我们也要加强国法与教规的衔接。
    南方周末:您觉得宗教立法还有待完善?
    光泉:不久前我刚刚参加过国家宗教局主办的“国法与教规关系研讨会”,也做了发言。我讲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就提出来像去年,有假僧人披着僧袍,在北京抱着女人开房,损害了佛教的形象,但是呢,我们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一条可以规范这样的行为,连治安处罚都够不上。
    他不是和尚,却穿着僧袍胡作非为,我们社会大众就错把他认为是和尚了。但目前没有哪条法律禁止他穿僧袍啊。化缘也是一样,现在街上到处是披着僧袍的假僧人,但我们没有任何一条法律可以规范他们。
我们自己宗教内部的管理条例现在已经比较完善,但这些法规只对我们内部僧人有用。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呼吁,希望国家的法律能越来越完善,这种漏洞,以后慢慢会少起来。
    我们也在推动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和联网,这样方便信众辨别。通过国法的完善,能还佛门一个清静。
    南方周末:如何评价这几年中国佛教的发展情况。
    光泉:虽然是末法时代,但是佛法不能沉沦下去,要让正法久住,要像佛在世一样。一方面,我们不断面向大众,广泛地开展讲经说法。另一方面,我们要让僧人去学习佛法,去体悟实践佛典。佛祖强调的都是方法,这些方法光靠字面理解远远不够,更关键的是要去身体力行。要去体味、要去实践,所以我们讲有修有证,二者不可偏废。正道发展,外道才会无所匿形。
    南方周末:您如何评价佛教系统内部自身的管理问题?
    光泉:佛教这几年确实有发展,有了更好的环境和空间,但是佛教界有没有准备好、自己有没有把握、寺庙管理是不是规范、我们的弘法是不是如法以及我们的清规戒律、寺庙当中的商业化现象是不是太浓了?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我们去检讨、去反省。需要去提高我们自身的修为。
    我们现在一方面大力提倡讲经说法,修行实践,另一方面也在规范制度。中佛协这几年就禁止乱传戒,提高了传戒的门槛。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按照国家规定的民非组织,进行财务管理。像杭州佛教协会,现在每年都会组织给各寺庙做财务审计,我们佛协只是牵线,完全由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前年,国家十部委出台规定,不允许个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在宗教场所进行经营性活动,这也是一大进步。
    南方周末:现在一些僧人和居士提倡恢复原始佛教的传统,如持不捉金钱戒等,你如何看待?
    光泉:对佛的戒律,要有根本的理解。南传佛教确实以不捉金钱戒著名,但他们的国家,有一套完整的配套制度。他们的僧人坐车都不需要钱,甚至有专门座位,买水果,街上会有信众跟着代为付钱。
但在中国,这就有现实的问题。如何正确看待?佛在世时,讲过午不食,现在出于身体的保护,大多寺庙也变革了。戒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百丈法海法师,曾提倡农禅并作,但佛在世时是禁止耕作的,因为怕杀生。

    南方周末:对现在一些社会议论部分寺庙过于世俗化、过于入世,你如何看待?
    光泉:民国时太虚大师提出人间化佛教。但改革开放后,人间化被念歪了,变成了世俗化。我们现在讲“化人间”。
    释迦牟尼讲,不走两边,行其中道。佛最后也放弃了苦修,根本上,佛教是要解决了脱生死的难题。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三世成佛,佛也都是在人间证道的。
[ 此帖被无不求在2015-08-02 20:22重新编辑 ]
级别: 嘉宾
UID: 28670
精华: 0
发帖: 2648
威望: 873 点
金钱: 2050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3 点
在线时间: 3284(时)
注册时间: 2009-12-18
最后登录: 2018-01-13
沙发  发表于: 2015-08-02 19:33

四祖道信大师云: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
权实二法,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诚交天下易友,光大中华风水
QQ365133712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末法时代,佛教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