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紫柏大师言:见地不透彻,净土岂能亲切?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485
威望: 2587 点
金钱: 2676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965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1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06-15 11:28

0 紫柏大师言:见地不透彻,净土岂能亲切?



今日之修学人,多皆注重行持,不注重见解。如修持念圣人名号者,只以一日称念圣人名号多少万为功夫,念的数量越多,便以为功夫越好。若与彼等言,要先留意见解上正确不正确,则不以为然。认为见解不过是理论研究,而完全不知道,见解如眼睛,持名如行路。

一个人眼睛未开,乃是一个瞎子,却敢到大马路上,去横衝直撞,那此人想要不出危险,恐怕是做不到的!修学的人不去注重见解上,却一味只在乎一天要念多少万圣人名号,且以念圣人名号念的越多,便越认为自己越有功夫。这种心境所产生的弊端,与上述所说必是一样的道理。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复阎净士》中言到:“又复应知,非行之艰,知之更艰。不知而行,堕坑落堑。《佛顶》十卷,最勖修行,而以先开圆解为最初方便。《圆觉经》文殊普贤二章,亦先开解;大乘止观、摩诃止观等书,无不皆然。参于学问思辨笃行之旨,若合符节矣。修行之法,如调琴弦,缓则不鸣,急则声绝,勿忘勿助,庶循循进道也。正修行路,必以空观为主,痛快直捷,莫若毗舍浮佛半偈,熟读默思,使沦骨浃髓。《紫柏全集》幸觅观之,得此法印,可辨邪正,不被今时邪师所误矣。”

修学难的并不是行为,其实难的是建立正确的见解。不知道如何去修学,便鲁莽付之于行动,那么此修学人堕坑落堑是必然的。大圣人在经典中,是最勉励修学人,要以先开圆顿见解为最初方便的。大圣人在其他经典中,也力劝修学人要先开正确见解。

古代大德在《大乘止观》、《摩诃止观》等书中,也无不如此劝人。而儒家主张学问思辨笃行的宗旨,是指做学问时,必须要先广泛学习、反复推敲、缜密思考、清晰分辨之后,才能付之于忠实地践行。正所谓,学问思辨所以致知,笃行所以行也。只有这样,才是两相符合的。
而修学的方法,犹如调琴弦,缓了就会不鸣,急了则声音断绝,对修学不要忘记也不要助长,这样才能循循进道。正确的修学行持之路,必以空观为主。而《紫柏全集》这一著作,修学人要庆幸能够寻觅到来閱读,得到此法的正印,便可以辨别邪正,不被今时的邪师所误了。

而修学的人若是见解不正确,那么修学的发心,必然不是真为生死而发心了。修学的人如果不是真为生死而发心,纵然尽此一生去修,也必定难以解脱生死。可见修学上的学问,必须要与解脱生死相应,不与解脱生死相应,纵然学问再多,依然障碍解脱之道。

正如,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示象岩》中言到:“古人云:日中作得十分主,梦中止作得一分主;梦中作得十分主,死时止作得一分主。今白日浩浩,尚且作主不来,何况生死到前?汝莫谓白日作不得主,止因不知佛法,我今苦学不休,自然渐渐得力。颇见世间大学问大聪辩人,依然只是凡夫。良以做学问时,若不与生死心相应故也。”

又如持念圣人名号的法门,虽然简单方便,但何以千百个念圣人名号的人,难以有一个两个真正成就的呢?那只是因为修学人念圣人名号的心不够真切,没有真信切愿,又怎么能够解脱生死呢?

若碰到开心的顺境,便玩得不亦乐乎,早把圣人名号丢弃掉了。碰到不开心的逆境,便含恨携仇,心中怨恨不已,又早把圣人名号丢弃掉了。足见此等称念圣人名号的行为,并没有真正的固定志向。既然如此,又岂能真得生死解脱?

正如,紫柏大师在《示众念佛》中言道:“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无有一两人成就者。这一句佛,一切菩萨、一切天、一切人,若生西方者,莫不因此这一句阿弥陀佛,而渡苦海。然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欢喜烦恼两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念不间断。是以烦恼也动他不得,欢喜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不能动,死生境上自然不惊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弥陀佛便撇在脑后了。如何能得念佛灵验?若依我念佛,果能于憎爱关头,不昧此句阿弥陀佛,而现在日用不得受用,临终不得生西方,我舌根必然破烂。你若不依我法行,则念佛无有灵验,过在汝,与我无干。”
修学人或许会说,我何以在顺境逆境当中,称念圣人名号不能得力,只是因为对净土圣人,还不够有亲切感。如果对净土圣人有亲切感,那当然在顺境逆境中,就能够称念,而不至于间断。有些修学人也说,厌离娑婆的心她容易发,但欣求极乐的心她却难以发。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对西方三大圣人找不到亲切感。

那究竟为什么没有亲切感呢?很少有人细心去考虑过这个问题。实际上,修学人之所以对三大圣人没有亲切感,那是因为他的见解还不够透彻。如果见地透彻的话,对于西方三圣人又岂能不会亲切呢?而见地不透彻的人,正是因为不透彻,所以处处自生障碍,与解脱生死时,自然也会生诸障碍,不得自在。

正如,紫柏大师在《与王宇泰》中言到:“若真心要出生死,与人商量不得,须要自家讨个分晓。贫道虽宗门种草,若论见地,未始不以教乘为据证。释迦因中,未值然灯,苦修多劫,终非佛因,值然灯后,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理显白易了。见地一端,诸佛称之为大事因缘。今人随情起见,或专求生净土,或持咒课经,谓之借缘熏炼,消融习气。殊不知见地不透彻,净土岂能亲切,持咒课经,何异浇水增冰,总皆结业,毫无所益。古德云,悟明后,方修行。然悟明之说,种种不同,有解悟,有修悟,有证悟。解悟者,从经教熏闻力久,心渐开通,又谓之依通识解。修悟者,宿有闻熏,曾少开解,但未得实受用,今生出头来,或假修习,忽然疑情顿断,受用现前。证悟者,根器猛利,不移刹那,习随悟消,立地成佛。今宇泰即未能修悟证悟,亦当阅熟一部教乘,以求解悟。其间习气,以熏力故,不求损减而自损减。然此亦必以证悟为心,奈功不勇猛,流至于此。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可也。使但只随缘制伏,而绝无求悟之心,则习气终不可除,而佛道终不可成矣。何以故?种麻端的不生禾,故取法乎下,非其因故。”


古人所说的见地透彻,就是悟明之后,方才去修持去行路。然而悟明这一说法,有种种不同,有解悟,有修悟,有证悟。解悟的人,是从经典教法中熏闻力久之后,心渐渐开通,这也叫依通识解。修悟的人,是宿世有闻熏,曾少开解,但未得到真实的受用,今生出头来后,或假借修习,忽然之间疑情顿时断除,受用得以现前。

而证悟的人,那是根器猛利,不移刹那,习气便随悟而消除,立地成为圣人了。若修学人未能修悟证悟,也应当真为生死,阅读熟悉一部教乘,以求解悟。在修学求解悟的过程当中,其间的烦恼习气,因为修学教乘闻熏的力量,不求烦恼习气损减,而自然会损减。

而今修学人随情起见,或专门主张求生净土,或持咒课经,认为这是借这些修学的缘份来熏炼,以求消除融化烦恼习气。但这些人从来不知,见地不透彻,净土又岂能亲切?持咒课经,无异于是在浇水增冰。总之这些都是结业,毫无真实利益的。所以,修学必须要先注重见解,而不是直接去付之于行动!


正因为如此,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也言到:“增一阿含经佛言:‘戒律成就,是世俗常数。三昧成就,亦世俗常数。神足飞行成就,亦世俗常数。唯智慧成就为第一义。’则知戒定等三学,布施等六波罗蜜,唯智慧最重,不可轻也。唯智慧最先,不可后也。唯智慧贯彻一切法门,不可等也。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盖语其生发之次第则然,而要当知所重、知所先、知所贯彻始得。虽然,此智慧者,又非聪明才辩之谓也,如前‘世智当悟’中说。”

莲池大师指出,虽然经上有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从三学之间生发的次第上说是对的。但修学的人仍要确信智慧是最重要的,智慧是最领先的,智慧是贯彻一切法门的,其他法不能与智慧相提并论。由此也更可见,紫柏大师谓见地不透彻,净土岂能亲切,持咒课经,何异浇水增冰,总皆结业,毫无所益。此语真实不虚!若于此大师真言实教不信受,吾深恐此修学人早已为邪言谬语所惑!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紫柏大师言:见地不透彻,净土岂能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