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净空老法师讲述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续编;《法音流芬》(听经录要)精选
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此处的关键在一心,所以一定要一心念。若夹杂其它的念头,夹杂世间名利,就是邪定,就是邪思维,就错了。那么夹杂佛法行不行?也不行。我念佛,还想参一点禅,还想念念咒,就不是一心念,都是夹杂。
《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以前印的蓝色小佛卡,我把他那一段开示印在后面。那是念佛法门非常重要的开示,说明念佛人为什么不能成就念佛三昧,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就是夹杂。念佛人喜欢参禅,喜欢念咒,喜欢做法会,喜欢谈一些吉凶祸福,这些都是夹杂。由此可知,念佛人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是一心念。这才是正念。
一般人念佛为什么会夹杂?对于念佛的功德不知道,所以才掺杂其它法门。以为念佛还不够,必须加一点别的,这是妄想,是过失。
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假的,怎么是假的?将来你走时一样都带不去。带不去的就是假的,假的何必斤斤计较?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精神去争取?用不着。确实可以带去的,就讲念佛三昧的功夫,这是真的,将来往生帮助你增高品位,应当把自己全部的精神、精力用在这上面,就对了。
念佛三昧。古称径路。径就是很近的一条道路。
而持名一法。径而又径。念佛是成佛最近的一条道路,是成佛最快速的方法,大致来讲都是一生成就的,这是其它法门不能为比的。法相宗的祖师窥基大师在《阿弥陀经》批注——《阿弥陀经通赞疏》也承认,念佛法门是属于顿教。顿是顿超,没有次第,一生圆满成就。
易行疾至。持名的方法容易,人人都会念,人人都能念。至是到达,到达无上菩提,就是成佛。念佛法门最容易帮助你成佛。我们平常只知道念佛往生,殊不知往生就成佛。因为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得的果报是无量寿,因此是一生成就的法门。一生中圆成佛道,不要等第二生,这是他真实的功德利益。
称其名号。本愿如是。称名念佛法门,太容易了。为什么这样容易成就?是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就是佛力加持的。
此方人心杂乱。这是讲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心思很乱、很杂。
心令专心一境。乃得往生。什么叫你一心持名?就是把杂乱心打掉,恢复清净心,清净心与净土就自然相应。念佛念得再多,心不清净还是不能往生。说实在的话,能不能往生不是在念佛多少,是在你念佛功夫到不到家。什么是功夫?把杂念、烦恼都念掉,清净心现前,这是功夫。如果说妄念还是很多,佛号虽然念,妄念始终断不了,那么你一天念十万声也没有用处,不能往生。佛号是念了,不起作用。佛号就是对治妄想的。所以功夫得力,佛号一提起来妄念就没有,心就清净,这是功夫得力,念佛产生效果。
我们也许会有疑问:我天天念佛,念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感应?你问这话有没有道理?有,是事实,念了这么多年没有感应。我们要追究,为什么你没有感应?你是杂心念,乱心念,你从来都没有用一心念。所以你虽然念佛,时念时断,念得不相继,也不是净念,是杂心念佛,或有或无,所以与佛菩萨没有感应道交。知道过失在自己这一边,不在佛那一边,佛菩萨没有过失。佛菩萨教给我们的,我们疏忽大意了,没有搞清楚,这个很重要很重要。
你心净放出来的光清,光的色彩好;心不清净,放出的光,不大,灰灰暗暗的,这个人当然就多病。如果你放出来的是白色的光、光很大,这个人身体一定健康。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放光明,光彩、光的大小就与你的心有关系,如果你的心很清净,一点污染都没有,有天眼通的人看,你的身体是透明的,这是真实的,他里面没有污染。你有贪心、有嗔恚、有我慢,贪嗔痴慢疑是污染,你的身体就不透明,就有障碍,这是很有道理的。
真正学佛修清净心,心地一天比一天清净,像《无量寿经》上经题明白标示出修行的标准: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清净平等觉。要真正达到这个标准,还是古德一句老话,“看破、放下、随缘”,才能达到这个标准。看破、放下、随缘是下手的功夫,看破是真正的学问,放下是功夫,功夫的浅深,就是你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放下多少,彻底放下,就恭喜你,你成佛了。所以菩萨的阶位,就是看你放得多少,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就是还没有放下,你还不能成佛。你要把那一品生相无明也舍掉,也放下了,他就成佛了。所以一定要放下。看破放下了,生活随缘就自在。随缘是至善,就得大自在。行同佛,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一心念佛,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的相貌、身体与阿弥陀佛完全相同。你问为什么?因为相是从心变的,他是一心念佛去的,到那个地方,一切都同佛。“心同形亦同”。
母亲心里念儿女,一生中从来没有间断。儿女想不想母亲?不一定,把母亲忘掉的,太多了。作母亲的人很痴心,要觉悟,不要去念儿女,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决定得生,念儿女,儿女忘恩负义,惹一身烦恼,何苦?念阿弥陀佛,这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
佛念众生。远过于母。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这话是真的。佛念众生,生生世世,一直念到你成佛,佛的愿才满。没成佛,佛总是忆念,总是希望帮助你。但是,你一定要接受,怎么接受?你也念佛,就行了。
我们有时候看到不认识字的、很穷苦的老太婆们,好像很愚痴、无知,她一天到晚专念一声阿弥陀佛,她往生预知时至,站着走、坐着走,不生病,比我们知识分子高明太多了。原因在哪里?她老实念,没有杂念。
说老实话,修道人知道的事情越少越好。知事少时烦恼少,认识人也要少,是非少。认识人多了是非就多,天天造口业,你功夫怎么会成就?这样我们才真正明白,那些乡下老太婆不识字,人家瞧不起的,她真成功。真正慧眼里看她是世界第一等人,眼看着她就永脱轮回,超越三界,她去作菩萨,作佛去了,谁能比得上?世间自以为了不起、很聪明的人,天天造业,天天搞六道轮回。我们要明了,要觉悟。
所以我常讲,一句佛号、一部经典,是上上根人。觉得一部经不够,还要多念几部经,多懂一点大乘下佛法的道理,就是中中根人,不是上上根人。还要想通宗通教,样样都要涉猎一点,下下根人。还不够,世间法我还要学一点,那往生没指望了,连下下根都不知。我们一定要晓得这些事实。如果真的明白了,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一个人,要劝他做上上根人,我们才真正对得起他。他不肯做,那是他的事,他将来不怪我们。我们知道事实真相,不告诉他,我们对不起他。所以什么样要放下。真能放下的两种人:一种是宿世的善根发现,像我刚才讲的很多这些阿公阿婆,不识字的,一天到晚就一句阿弥陀佛,他什么都不管,都放下了,这是宿世善根发现。另外一种人是把事实真相真正透彻看到了,他知道利害,知道这些事是很大的妨害,他能完全放下。我们常说一个上根利智,一个是下下根的罪人,中国古人常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疑”,这种人他不改变的,他做得非常彻底,所以他的成就非常殊胜。当中的是半调子,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这样的人最麻烦。我们想想,自己就是属于半调子,这是很大的障碍,把一生得度往生成佛的机会错过了,非常非常可惜。
大行和尚他教我们念佛的要诀四个字:信、忆、称、敬。
大行法师说的好。信,真正相信,丝毫怀疑都没有。什么是真正相信?这个世界,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了,才是真信。我信了,这里还有很多东西想要,还有很我东西想学,还是很多很留恋的,给诸位说,这个信是假的。你如果真正相信,往生西方是真的,娑婆世界六道轮回种种都是虚妄的。虚妄的,你还不舍掉吗?哪有这个道理?必定真正能舍,才能真信。都舍尽了,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心里真有佛,净念相继,忆佛念佛,这是忆佛。心里面想佛,除佛之外什么也不想了。
称是称名,这一句佛号念出声来。心忆口念,称就是口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真正的恭敬。我还有夹杂、还间断,敬就没有了。自己这样修学,处世待人接物,碰到人都这样劝他,这就是敬。敬人敬事,一切恭敬。这样修行的人,任意早晚,任意是自在,这一句就是生死自在。早一天往生,晚一天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大自在,什么时候想去,什么时候就去。为什么还有早晚?是看缘分,世间与我没有缘分,那我就早去;如果有缘分,还有一些人我可以劝他,他还会听的,我就晚一点去,多劝几个人,多帮助几个人去世,是为这个理由可以晚一点去。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所以祖师大德常常教我们“一心称念”,一心是真心,就是真心念,不是妄心念,“忆、念”,忆念都是心。由此可知,念佛最要紧的,是你心里真的有阿弥陀佛,这是忆念。口里念佛,心里没有,不相应。
有净土决定往生,不能往生的人,虽念佛没有净土。什么是有净土?什么是没有净土?净土是净心,心净则土净。换句话说,你有没有清净心?你有清净心,你就有净土;你没有清净心,你还没有净土。什么时候自己心真正清净了,真有把所握往生。为什么?有净土,真有把握往生,决定是自在往生,决定预知时至,晓得自己什么时候走。假如再能断恶修善,专做好事,决定不做坏事,这是修福。为什么?临终时不生病,要大福报。没有病,说走就走,这是福报。福是自己修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什么是恶?自私自利就是恶。什么是善?利益众生是善。除了一心念佛之外,专做利益众生的事,决不做怎么自利的事。你临命终时决定不生病。还有私心,还有妄想,就免不了病苦、业障。一切真的都是自己修得的,看到别人果报殊胜,我们非常羡慕,不知道那个殊胜的果报,有殊胜的因行,他修因证果,我们羡慕人家的果报,不肯修人家的因行,羡慕也枉然,得不到。所以,这个“有”,我们要重视。我们一定要有清净心。
随着我们修学功夫的累积,我们的目的是在清净心。真的要修清净心,凡是与清净心有障碍、有妨害的,你要觉察,把它舍掉,要远离,你的心才能得清净。不但世缘、世间法要远离,所有一切大乘法也不沾染,你的心会清净。否则,纵然不被世间法夹杂,也被大乘佛法夹杂,你想得清净心还是不容易。
因为一切诸佛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众生快快成佛。最快捷、最稳当成佛的方法,无过于阿弥陀佛大愿普度众生。阿弥陀佛提出修行的方法就是念他的名号。这个法门简单容易,成就无比的殊胜。因此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都宣扬,都劝勉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切诸佛。
阿弥陀佛的法门,圆圆满满记载在《无量寿经》,所以念《无量寿经》就等于念一切经。这一章经文——《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可以说是净宗经论的《心经》,也可以讲是《无量寿经》的《心经》、一大藏教的《心经》。你说《无量寿经》太长,要念一个短的,这经最短,二百四十四个字,没有比这个更短的。经虽短,内容可不简单内容也是圆圆满满的《无量寿经》。所以你念此经,广义来说就是念净土经。净土五经一论代表一切诸佛的经典,只要我们专心念、不怀疑念决定有成就。
有一生念佛。不生净土者。这种人很多,此处为我们说出来:
念佛不精诚故。精就是专,他念佛念得不专,念得不诚,这是念佛不能往生的一个原因。其次一个原因:
生疑不罵信故。虽然念佛,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怀疑,信心不够,真有极乐世界吗?真有阿弥陀佛吗?我念佛真能往生吗?这几个疑问就变成障碍,障碍自己不能去。还有一个原因:
无有往生愿故。虽然口里声声说往生净土,实际上心里面不愿意去,这个世界还有许多牵挂放不下,这种人也不能往生。后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不能断贪爱故。有丝毫贪爱娑婆世界不管你贪什么,有丝毫贪爱,你就决定不能往生,离不开娑婆世界所以祖师大德常常教诫学人,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一句话很重要。你能放得下,就能脱离三界,永出界经回;有丝毫放不下,都不行。不要说世法你要放下,佛法放不下也去不了。
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可以贪爱。实在讲,我们过去就是吃了这个亏、上了这个当。生生世世修行没有能往生,就是对世间贪爱放不下。这一次搞清楚、搞明白了,决定不犯老毛病,才能得生净土。
以念佛相好。对治昏沉。这是讲念佛时业障现前,大概一般同修都会有的,念佛时打瞌睡,提不起精神,特别是在念佛止静时。大家一起大声念,还不会困,止静不念佛,一坐就睡着了,这是昏沉。这个毛病用什么方法对治?不念佛时,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在想就不会睡觉。睡觉的人不会想,会想的人不会睡觉,用这个方法对治昏沉。
以念佛修因证果。无量智慧功德。对治妄想。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妄想多,止静不念佛时胡思乱想,妄念特别多,止也止不住。这时候用什么方法?这里教给我们,你想阿弥陀佛修因,因地上的修行,阿弥陀佛怎么证果,阿弥陀佛怎样度从生,就想这些。《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说的,想这些,妄想就没有了。想这些就是忆佛、念佛,用这个方法排除自己的妄想。
以平等法性。空寂无为。对治恶境。我们生活环境不如意,遇到逆境,遇到逆缘,应该如何上处?常常想到佛给我们讲的万法皆空,经论上常讲的清净寂灭,如果能常常作如是观,恶境界也能随顺,不生烦恼。
以念佛菩提威势力持本愿功德。不为世间事务牵缠。这一条也非常重要,现代人处在今天这个社会,事务牵缠比古代的人增加很多倍。怎样应付这样复杂的生活?佛教给我们这个方法。菩提是正觉,念佛的正觉,佛对于宇宙人生真正觉悟,念佛的智慧德能、善巧方便,他能把非常繁杂的事,应付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可见佛法的修学不全是出世,这是世间法,对于处事、待人、接物有很大的帮助。
以念佛相好光明万德庄严。不为一切病苦所恼。还有人世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道理?生老病死,一切众生在所不免。这个境界临到自己身上了,怎么办?佛教我们一个修行方法,念佛的相好光明、万德庄严(庄严就是美好),念佛的身心圆满。这几句话合起来讲就是身心圆满,丝毫缺陷都没有。为什么念这个就可以把病念好了?里面有个大道理,要知道所有一切的病痛,不管是大病、小病,全是从妄想执着生的。妄想执着是一切病痛的根源。现在一天到晚心想佛的相好光明,这个根就断掉了。现在医学里面也很重视,叫作心理健康。念佛相好光明庄严,是健康当中最健康的。所以人常常忆佛念佛,你若真的做到忆佛念佛,不但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从现前到将来往生决定不生病,身心健康,这是真的。
存心念佛。广大功德。无有不成。深重业障。无有不灭也。我们晓得,人都有业障,没有业障怎么会到这个世间来?既然到世间来了,就有业障。业障要怎样消除?古大德告诉我们,消除业障最有效的方法、最殊胜的方法无过于念阿弥陀佛。
消除深重的业障,只有老实念佛,念久了业障确实能消除。不善用心,是最容易着魔障的。我们念佛,依照经典的教训去修,这是“善用心”,不会着魔障。如果我们违背了经典上所讲的理论、方法,就很容易着魔障。喜欢神通。喜欢感应,是最容易着魔障的。
诸位要知道,佛菩萨有神通,绝不用神通。为什么不用神通?妖魔鬼怪都有神通。如果佛菩萨用神通来接引众生,那佛菩萨与妖魔鬼怪你就无法辨别,哪是正?哪是邪?混淆不清了。在此诸佛菩萨接触大众讲经说法,妖魔鬼怪不会讲经说法,他会神通。于是诸佛菩萨讲经说法,妖魔鬼怪没有办法。不能模仿,也没有办法欺骗人。
所以佛教化众生,是以讲经说法为主,绝对不以神能作佛事,不求感应。乃至于我们念佛人,要求一心不乱。经论上祖师大德常常教给我们,要求一心不乱。求一心不乱是个愿,愿要求,不能有求一心不乱的心。为什么?你有求一心不乱的念头在,这是一个妄念。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中还有个求一心不乱,加上这个妄念就夹杂了,你一心不乱一定得不到。
怎样才得到?求一心不乱的念头都没有,自然就得一心。由此可知,心真的要清净,要会用心。会用心就是保持清净心,清净心里只有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就对了。连这一个念头都要把它去得干干净净的,何况其它的大乘佛法,又何况世间一切诸法。尤其我们今天处在乱世,人命无常,要特别提高警觉。
人命无常。光阴比什么都宝贵,不能糟蹋,不能虚度。如何才不虚度?老实念佛。你要不念佛,搞其它的,说老实话,大好光阴都空过了,太可惜。这是值得我们特别提高警觉的。
魔障时时刻刻会遇到。你要有本事认识它。你认识它,就不受它的害,所以“须当辨识”。小的魔太多了,随时随地你都遇到。魔是什么样子?魔很可爱。它不可爱的话,怎么会折磨你?一定很中意,它才折磨你。把你念佛的念头打断,扰乱你,让你得不到清净心,这就是魔。
现在人有喜欢神通、喜欢感应的,感应十之八九都是魔,不是佛现的,为什么?他所现的相好与经上讲的不一样。
不与本修相应的,一定是魔现的。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身,我们见到了,这是真的,这是感应。天天念阿弥陀佛,药师如来现身了,这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与我们本修的不相应。甚至于我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释迦牟尼佛来了,那也是假的。为什么?与我本修的不相应。一定要与本所修行相应。感应所现的瑞相时间不会很长,你看清楚、看明白了,相就消失了。假如这个相现得很长,不会消失或者消失之后又来了,都不是真的,都是魔境现前。总而言之一句话,魔一定教你把定力丧失掉。本来你心很清净,一看那个相,生欢喜心高兴得不得了,定没有了,心不清净,这是魔来扰乱。
所以佛为什么不现前?你们不够资格。佛一来,你的清净心立刻没有了。佛不害人。到什么时候佛会现前?两种状况,一种是初学时,佛有这个感应增长你的信心。所以往往初学的人有很多瑞相。学了几年,瑞相全没有了,绝对不是你退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你常常看到瑞相,你就是着魔了,就错了。另外一种是你功夫到某一阶段,佛有这个感应等于来考试,提升你的境界。你见如不见,绝对不会被这个境界相扰乱,这是瑞相,是真的感应。凡是你见到这个相会起心动念,都不是真的,是魔境现前。总而言之一句话,凡是叫我们心里生烦恼、起贪、嗔、痴、慢,把我们清净心失掉、平等心失掉,都是魔境。佛菩萨绝对不会这个作法。
经云。若有得闻弥陀名号者。阿弥陀佛。往其人前。魔不能坏彼正觉心。是故但当一心念佛。莫疑虑也。不要怀疑、不要害怕,你只要老实念、一心念,阿弥陀佛保护你,十方诸佛护念你,龙天护法拥护你。魔纵然过去与你冤仇再深,他也沾不了你的边。怕的是你自己把道心失掉,护法神也没有了,佛力量加持不上,这时候魔才得其便。所以我们只要心地真正清净,真真实实念佛修这个法门,得到的功德利益,与经上所讲的完全一样,决定不假。
心净佛现。心地清净佛就现前。心垢佛灭。才一动念,妄念起来佛就没有了。心迷佛隐。隐是不现。心悟佛显。悟就清净,这是说明感应的原理你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的心不清净,我天天见佛,那这个佛大有问题。为什么?不清净的心决定现不出佛,所见的是魔。魔变成佛的样子来诱惑你、来欺骗你,不是真的。如果心地真正清净,见到佛是真的,从这里也能辨别,境界到底是真的、是假的。
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都具足,他怎么不出三界?念阿弥陀佛的人很多,这一句阿弥陀佛有这样殊胜的境界,知道的人真不多。不管他自己知不知道,这是事实真相。这个境界明显不明显?在于自己业障的深浅,业习浅就觉察得到。所以真的是一念一切念,念佛功德殊胜真实不可思议。知道的人确实不多,但这都是事实。
什么是菩提心?觉悟的心。觉悟的是什么?第一个觉悟六道生死轮回可怕,这是真正觉悟,晓得六道轮回不是好事情。觉悟念佛决定往生,往生决定不退成佛。你只要把这两桩事觉悟了,这是发菩提心。我愿意离开三界六道,我愿意这一生到西方世界去作佛、作菩萨,你发这个心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心香,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妙香,这个香普熏法界。法界里所有一切诸佛菩萨,他闻到这个香,都知道你发了菩提心。一发心,诸佛菩萨立刻就加持、帮助你,使你很顺利在一生当中,满足你的大愿,所以发心最重要了。
心里清净,你的志愿才定了,稳定了,坚定了,不会再被外面境界动摇了,换句话说,外面境界能够动摇得了的,一定心里有贪心;如果心清净,没有贪念,谁能动摇得了你的心呢?內有烦恼(贪嗔痴),外面的魔才有方便,才能够惹你呢。内心清净,那魔王即使有通天本事,对你也无可奈何了。
帮助人生要帮助他超越三界,得生净土究竟圆满,得大自在。如果只帮助他这一世,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他是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的。
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不是只知道弥陀大愿的内容就算了,而是阿弥陀佛是在因地发的愿,自己也发同样的愿,把四十八愿变成我们自己发的本愿,那我们真的跟阿弥陀佛是同心同德同愿,这怎么能不往生呢?
往生极乐世界并不难,就是被人情等事所障碍,把你牵住,去不了了。必须捐弃情爱,以及在社会上想做这个想做那个等等的愿望;而且要紧的是在心上舍,不是在事上舍,不必离开事情,一切不管,逃避现实。
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行为可归纳成身口意三大类。我们的行为究竟错在哪里呢?自己还不知道,这叫迷。错误知道了,这叫觉悟。修行要在起心动念、语言造作上用功、不是读经、敲木鱼念佛、拜忏。那是做个样子给人看,引诱人们入佛门的。
世人所争的是不急之务,不要紧的事。了生死,出轮回才是最要紧的、最大的一桩事情,其他一切事物都是小事。看清楚了,就能放下提起了。放下什么?不要紧的事。提起什么?念佛求往生。
要想得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果报,必须种往生的因。那因是怎么造的呢?很简单,真信切愿老实念佛。这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信愿持名,那往生就有把握了。
我们遇到逆缘要多想想,追究它的根源。那根源就是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既然是自己造的,那自然心就平下了,烦恼就不会发作了。
学佛要忍辱,要包容,要能够饶恕别人、原谅别人,对于有些事情不必认真计较。碰到跟人有争执的事情,你要当他是菩萨,因为没有他,你忍辱波罗密从什么地方去修呢?他真是你修忍辱波罗密的大善知识呢,对他起恭敬心都来不及,怎可以用嗔恚心对待他呢?如果能把念头这样一转,嗔恚的念头就没有了;不但没有,反而法喜充满了。
我们周围每天都有生的、都有死的、都有病的。释迦牟尼佛到外面去游览,看到人们的生老病死,他就觉悟了。我们有没有留意这些事情呢?有没有感触呢?看到别人死,要想到自己慢慢就接近了,看到别人病了,看到别人老,想到我统统要受的。这样对一过一人生,自然就淡薄了。与道就慢慢接近了。
福寿是自己造,自己修的,鬼神没有权力来压,也没有权力给予你。一念善,寿命会增长,福报会增大;一念恶,凶灾的机会就多,寿命就短促,都是一念善恶在变化,鬼神不过是掌管这个事罢了。六道轮回也是这个道理,是自己感应而去的,不是有什么人在主宰。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就自自然然得到什么样的感应。
爱欲是业障,业障有没有消除,只要问自己对财色名食睡的贪爱是不是淡了些。淡了一些,业障就少了一些。业障不消除,临命终时想往生,这业障在作崇,在刁难,来阻碍,你就去不了。所以真的要想成就,必须把爱欲拔除。
要度众生去接触大众,自己的主必须安住在阿弥陀佛上。一句佛号功夫得力,妄想、分别、执着都不生,这个时候可以在六道里面帮助苦难的众生,而自己没有障碍,不会受影响了。
你在这里积累善本,拼命苦干只几十年,光阴很短,而换来的是“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这个值得啦。生意人常说“一本万利”,这可不只是万倍呢。你要是不在这上面努力精进,世间任何快乐都不是究竟,而且还是将来的苦本呢。世间人迷惑颠倒,把苦当作乐,把短暂看作永恒,这是大错特错。
一个人不能深信因果,学佛没有用处,学了也得不到利益,因为佛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的。懂得了因果,就会修善积德,这样,对于今生和来生都有决定性的好处。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一生所造的善恶业会跟着你走的,这世间的一切功名、富贵、财物,你是一样都带不去的。真正觉悟的人,他晓得,带得走的要好好的修它,带不走的不必留恋。
我们的一举一动,起心动念,就象电脑里统统有记录的档案存在,不是天地鬼神去记的,但天地鬼神有办法看到我们的档案。我们档案里头全都有啊。佛给我们讲,我们起心动念、一切行动都在阿赖耶识上打了烙印。阿赖耶识就是档案库,不但这一生的,就是过去的生生世世的事情都在那里头呢。通常所说,阎罗王有生死簿,阴曹地府有业镜台,就是这个道理,都不是虚妄的。
一切众罪里面最重之罪,无过于杀生。对于修道来说,最大的障碍,无过于淫欲。所以这两大严重的障碍,佛在戒经里,无论是在家戒或是出家戒,第一条都是不杀生。杀生会招来怨怨相报,一世比一世严重,非常可怕。要修超越世间的出世法,那就得把淫戒放在第一,淫欲不断不能超越三界。但是净土法门有特殊的方便,可以带业往生,只要把它伏住,即使不断,也能往生成佛。
在造作恶业的时候,口业最容易造。身业呢,须要各种缘,各各条件条件不具备,就不容易造成。口业最容易造,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有意无意都在那里造,自己还不知道在造这些罪啊。所以古人教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这个很有道理。我们要尽可能地多念佛,少说话,来避免口过。念佛是真实的善念,用这个方法来杜绝口业。
破坏佛法是破坏优良的教育,真是愚痴到了极处,那罪业比杀盗淫妄不知道要重多少。杀人只不过是断人的生命,杀一千人,欠一千人的命,杀一万人,欠一万人的命,你把佛法至善的教育破坏了,这是极端恶劣的罪,等于说是把整个社会大众的善根拔除了,大家不知道修善了,这还了得!
每个人一生的命运、相貌和整个体质都会变。晚年是靠这一生所修的。四十岁以前的命运与前生的关系比较密切,换句话说,四十年前的享受是决定于前生所修的。四十年以后的,就牵涉到这一生所修的了。所以虽然前生所修的福不多,这一生生活很苦,遭遇不太满意,如果能够努力修善,到了晚年,会统统都改过来的,容貌体质都会改变,晚年有福,这叫真正幸福。
善与恶的标准是:凡是对人有利益的都是善;凡是对自己有利益,而不利于他人的都是恶。利益别人,不利于自己的也是善;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别人,当然是更好。佛法讲利益,要看长远的效益,如果眼前有利,将来不利的,这不是善;眼前不利,将来有大利的,这是善。
生死不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出生和死亡是在的阶段,你能明显地看到。其实,一个人的身体是刹那生灭,刹那在生死。现在科学发达了,能看出人的身体是细胞组成的这细胞在刹那新陈代谢,一会儿生,一会儿灭。我们走进这个讲堂,跟离开这个讲堂,这个身体消灭的细胞不知道有多少,新生的又有多少啊,所以这生生灭的现象是刹那在进行永远不停止,这就是“生死不休”。
诵经不能往生,要修行呢。念熟《无量寿经》之后,要依照经里佛所教育我们的话去处世待人接物,换句话说,就是要照佛所讲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把我们的生活范围纳入佛法之中,我们起心动念要想到佛经上教给我们的,这个事情能不能做。佛教我们要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去做;佛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连这个念头都不能生,这样才叫修行,这样才能往生。
“一心制意”。意就是不好的念头。我们要在这里下功夫,把恶念控制住、克制住、制伏住。恶念会自动起来的,因为恶的习气太深了,你一定要知道警觉。这是轮回的根本,是大患。要想到恶道苦,轮回的恐怖。恶念才起来,就念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带过去了把它马上换掉了。还可以想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庄严、佛在经里所讲的教训,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这样想着想着,把其他一切的妄想都断掉。这样,功夫用到得力,这才是永明禅师讲的“有净土”。你心里真的有净土了。所以首先要“一心制意”,把妄想调伏住。
念佛人也有各种的果报,甚至还有随地狱。因为念佛人如果起贪欲心,造五恶,这一句佛号是没有办法帮助他不堕地狱的,他照样要得报。真正念佛人要把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用一句佛号,把它变成自己的本愿功德。阿弥陀佛存的是什么心,我的心要跟他一样,阿弥陀佛发的是什么愿,我的愿要跟他一样;阿弥陀佛是什么行持,我的行持也要跟他一样。这样就对了。
与人往来,不要太认真,不要太执着,不要太计较,受一点小委屈算了,怨家到此为止了,决定不能存报复之心。别人对我有误会,也不要急于辩明,让时间慢慢来证明,不一定要争执,努力修善就好了,心善行善三宝会加持,护法神会保佑啊。只求身心安定,生活呢,清苦一点好,把多余的帮助别人,这是真正的修福啊。
在命终时所见的家亲眷属都不是真的,看样子是真的,其实是冤家债主来诱惑他的,如果现冤家债主的形象,他不会跟他走啊。跟他去了之后,就要算帐了,麻烦就大了。冤家债主,邪鬼邪神也变现菩萨来引诱他,所以念佛人一定要西方三圣来圣接引才可以去,就是释迦牟尼佛来接引,也不能跟他去。
大乘菩萨修学的纲领是六度,六度是万德之本。小乘的德本是戒定慧三学。以净宗来说,这是执持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是万德之本。但是名号一定要相应;如果不相应,光是嘴皮念着,心与口不相应,这就不行。怎么叫相应呢?这一句佛号一定要唤醒自己,使自己的心念同佛,戒行也同佛,这名号功德就完全显露无遗了,这才是万德之本。
执持名号有两种人相应:一种是对经典非常熟悉,这一句佛号就把经里的义理教训统统都放进去了,自己起心动念决定不敢违背教训。第二种人呢,虽然对于经教不熟,甚至没有读过,也没有听过,但是他能老实地持名,在日常生活当中佛号不中断,能破一切妄想执着,使妄念不生。
我们要把自己得到的佛法好处,介绍给远亲近邻,一直扩展到全世界,社会才会祥和,世界才有和平,这是真正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否则的话,每天念回向偈,口里是念了,没有去做啊。偈子念了,要兑现的,不能空口说白话的,要认真去做,去影响别人。
不但我们自己要修行,还要把佛法推荐给别人;不仅仅是言说,而且要有身教,我们自己给他做一样榜样。这样,你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他才会有信心。如果我们说佛法怎么好,怎么好,自己没有做到,那别人听了,未必会相信,必须自己做到再去帮助别人,启发信心,这就对了。
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十方,整个宇宙是自己,所反慈悲心是没有分别的。佛度众生需要众生感激吗?不需要。佛为什么要帮助众生呢?因为众生跟佛是一体的,自己帮助自己还要感激吗?
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不是皈依个人,所以在家人不能说:“我皈依XX法师”出家人也不能说:“XX人是我的皈依弟子。”
佛教我们四个原则去接引众生,也就是四摄法:第一是布施,常常送他一点礼物,给他一些恩慧,使他对你产生好感,于是你讲的话,他就愿意听。接着,逐渐使他进入佛智,这个布施结缘是有目的的。第二是爱语,爱语就是顺着他的心意讲话。他贪嗔,也顺着他的贪嗔讲话,不要去违背他。慢慢地他就认为你这个朋友是知心的,这时就可以跟他说真心话了,可以把佛法灌输给他了。第三是利行,他觉得那些是有利益的,你也随他的爱好,即使造业也不怕,为什么?最后的目的,是要把他从恶道的门口拉回来,这些统统可以和他同流合污。这可真要有定功,真正要有智慧,否则,你没有度他,倒被他度去了。所以自己要有真正的本事、真正的定功、真正的智慧,跟他们同流而不合污。到了机缘成熟了,就把他拉回来了。这要有真实的智慧,要有善巧的方便。初学的人对利行和同事这二点还不可以尝试,对布施爱语可以做。因为自己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恐怕自己保不住,会被他们拉去。真正有定慧能力的,就可以这么做。
我这次在旧金山讲经,讲完后就有个人来找我,他被鬼狐所纠缠,日夜不得安宁,精神很差,气色也不好,他问我有没有办法把鬼赶走?我问他:“你是不是喜欢神通?”他说:“是的。”所以凡是喜欢神通,搞感应的就容易着魔,心地正大光明,依着正法修行,鬼看到了早就躲到远远的,不敢接近了。心邪不正,它们才来欺负捉弄你。我给他讲了方法,要他诚心诚意,改过自新,老实念佛,念上几天,魔就走了。他不信,要找个有神通能降伏魔的,他是要找这个。我说:“我没有神通,你去找别人吧。”所以遇到正法要有福报,没有福报的人遇到了也会当面错过。不但要有福,还要有智慧,遇到了能够相信,能够接受才行,没有福慧的人对这些灾难是化解不了的。他如果再去找邪神邪鬼帮助,结果是越帮越忙,这些我们见到的太多了。你告诉他正法,他不相信,因为正法是不讲神通的,可是他们要找有神通的人。
修学佛法之后,障碍都突破了。障碍为什么会消除呢?佛在经上讲得好,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心想生。从前的心是悭贪,是迷惑,是执着,是妄想,这都是障碍;今天至心依佛菩萨的教训来修行,把心里的障碍全部消除了。心里障碍没有了,外面的障碍也没有了,这就是境随心转啊。要想消除外面的障碍,就要从消除心里的障碍做起。心地障碍去除了,就能所愿速成,永无障碍。世间的人对于这一点不明了,以为障碍是在外面,想说办法把外面的障碍去掉;殊不知,不但去不了,而且障碍会越来越多,因为外面的人事变化多端非常复杂,要想去除障碍,反面冤仇越积越深,障碍越来越重,不如退回来修行。到你真正德行成就,智慧开了,外面的人,他们的心地也改变了,本来想找你麻烦的现在不找了,自然化解了,这是真的。一个真正学佛的人,一定不会与任何人去结怨仇,处处忍让,别人所有的要求,都要让他,忍耐是成就自己的德行。
我们今天菩萨戒是受了,但受了做不到啊,起心动念、分别势头还是照旧,这是徒有菩萨的虚名,其实不是菩萨。真正依照佛法修行,即使不受菩萨戒,他也是真正的菩萨,天龙鬼神会尊敬他。由此可知,形式不重要啊,你究竟做到了多少?这很重要。
印送经典一定要结合现代众生的种种病态,来选择经典的内容,如果经典确实能够对治大家的习气,那就功德无量。现在我看有许多人普遍地印送《法华经》、《金刚经》等,这当然很好,但说实在的,这些经典有几个人能懂啊?虽然念,可是念了不懂啊,不懂,怎么去依教奉行呢?甚至还错会了经典的意思,背其道而行。我不反对印这些经典,而是说,这一类经典可以少印一些,因为不能普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念得懂的,对于经义浅显的,大众统统能够接受的,一看就懂的,这一类经书要印了大量布施,这是我们印经书的人必须要考虑到的,这种法布施的功德才是殊胜的。
有许多同修对家人非常关怀,自己得到佛法的利益了,也想让家人学佛,但是有的家人非但不听,还排诉反对。这些同修就跪到我这里来诉苦。究竟是谁对谁错了呢?我说,是你自己错了,如果你真正依照经典教训去修行,我相信,你家里人见到你个个都会赞叹,个个都会欢喜,绝对不会排斥,一定是你做的不如法。每一个人学佛都有时节因缘啊,不能勉强。
《普贤行愿品》里告诉我们,供养就是布施,布施众生与供养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在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啊。我们的物质生活都相当的丰足,而精神生活很贫乏。精神生活最丰富的,无过于佛,我们自己不去修法,丰裕充沛的精神生活就永远得不到;自己没有得到,怎么能布施给别人呢?自己都没有尝到法味,没有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功能,自己的心还是半信半疑的,又怎能介绍给别人呢?所以首先要自己依教奉行,要把经典里的教训认真做到,这样的功德利益就大了。
读经一定要知道经文所讲的真实义,如来讲经说法的意义都在文字中去找,一辈子也找不到。经文就象指路牌,你如果死守在指路牌下,你怎么能到达目的呢?所以看经不可以望文生义。《无量寿经》是大乘经,大乘讲的戒律与小乘戒律不一样,小乘经典是教初学,教根器小的人。心量狭小之人就要给他许多条文的约束。大乘经典着重在精神,重法不重表,比如点蜡烛,蜡烛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我们对蜡烛并不重视,重视的是特征自己为大众服务,不是教你天天点蜡烛,一天点到晚,而自己还是自私自利,这就没有用处了。所要知道佛法的真正义趣,不能死在文字之下。
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事不能不知道,所以要看报纸,但只要看个大标题就行了,下面的详细内容是污染,不可以看,电视也如此,只要看看新闻就可以了。实在讲,真正修道的人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因为世间的事情知道得多不是个好事,古人说:“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何必跟人家往来呢?往来的人多了,是非就多,知道的事情多了烦恼就多,所以最好是什么都不知道,天天天下太平,什么事也没有,这个心多愉快啊,多安逸啊!
香也是表法的,香表性德,表戒真香,所以燃一支香就够了,不烧香也行,放个香炉,看到它就知道是表法的,教育的意义就达到了。要懂得佛教的全部设施都是表法的,起教育作用的,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掉。寺院的道场也是做给大家看的,提醒大家的。真正学佛要知道重实质不重形式。道场重形式是用来接引大众,自己修行不必重视这些形式。
经上讲的“结恶”,这个结是劫结,不是一生,是生生世世累积的恶习气障碍了自己的心性,很难开悟。我们要想真正觉悟,就要从这里下手。佛法中四宠誓愿就是修学的四个阶段,第一就是要我们发心,发求佛道度众生的心。度众生其实就是圆满自渡。“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教我们把心量拓开,打破自私自利的恶习,目的在这里啊。这个恶习不破,起心动念,念念都是想到自己,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家庭,这种人是绝对不能觉悟,诸佛菩萨再有本事,说法再善巧方便,也不能使这类人觉悟,因为他执着的恶习太重了,所以先要破自私自利的我执,然后才能进一步谈得上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断除含嗔痴慢)就是成就德行,品行的修养叫做德育,然后再修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最后修学圆满成就佛道,就是这么四个过程。
今天大家修学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因为自私这个恶习不能打破,四宠誓愿虽然天天在念,可是心性难改啊!看见众生就生讨厌心,看见那个人不顺眼就不想去度他,这可不行啊。“众生无边誓愿度”,是要我们的心建立在平等清净的基础上。然后再断烦恼,把贪嗔痴慢断得干干净净。这样听经才会开悟,因为悟门是被贪嗔痴慢、自私自利、是非人我等这么多的东西堵住了,悟门还怎么能开呢?经常听经就是受佛法熏习。然而知道了理,却不肯去做,贪心还是天天增长,学佛成了消遣,呆在家里无聊,才跑来听听讲经,如果说,今天有一个地方可以赚一百万钱的话,贪心超过了求法的心,这种人听经怎么会开悟呢?不会开悟的,这是我们的病根,我们不能开悟,也就得不到佛菩萨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了。
读经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定和修慧。修定就是从经的开头一直念到时经尾,心地很清净,不起一个杂念。修慧呢,是心里没有妄想,经念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念错,没念漏,这是修慧。读经要定慧等学,不能研究经中的意思,如果边念边想经中的意思,定慧就没有了,这是修行的方法。读经的第二目的,是对照经典检点自己身心的过失。身口意行为有了过失,你就把它修正过来,而修正的标准便是经典。所以第二种读经方法是对初学来讲的。初学的人业障习气非常重,于是读经时要象照镜子一样,帮助他们断恶修善,这是第二种读经的方法,所以读经不是把经念给佛菩萨听的。
《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有人问我:“我没有害人,没有骗人,怎么起心动念都是罪呢?”请问:“你起心动念是不是为了自己,是不是为了家庭?如果是,就是造罪。因为我们为自己打算就是增长我执,天天在增长我执,又到哪一天才能脱离轮回?这就是业,这就是罪啊。”这些道理知道的人太少太少了。所以特别是大乘佛法,自始至终都是讲的破执着罢了。佛说,人我执破了就证阿罗汉果,法我执破了就是法身大士。起心动念是分别执着,不是堕在妄想里,就是落在无明的一边,就会障碍性德,障碍修持,障碍明心见性,障碍一心不乱,这怎么能不是罪业呢?
功德和福德不一样,但是从做法上、形式上看没有二样,而用心不一样。如果从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出发,这是功德;如果有妄想、执着、分别,那就是福德,所以福德和功德是心地上染或净的差别。清净心是功德,污染心是福德,二者是不相同的。
过去我经常劝同修们念《无量寿经》同修们念是念了,一天念了不少遍,但考试都得零分,古人常说:“喊破喉咙也枉然”,就是这种样子。我要你们读《无量寿经》,是要你们用这种方法把妄想杂念伏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不是教你们一面念经一面打妄想,念完后,自己还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认为别人都没有我念得多。这是太差劲了,不念还没有这傲慢的心,念了,反而越念造的罪越重了。
这“谛听”两个字非常重要,真正要做到谛听不容易。谛听就是老实地听,心里还在起心动念就不老实了,因为还在妄念;如果没有了妄念,你还是不老实,还有无明,听了不会开悟。必须把妄想无明二边都放下,一听就觉悟了,一闻千悟才是谛听,才是老实听。人要做到老实了,没有一法不成就的,坏就坏在不老实,不老实了,自己还认为很老实,自己不知道自己不老实,这就没有办法了。
超度是要凭真实的功夫,不是念几遍经就会得到好处,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啊。请别人念经,人家有口无心,一面念经,一面打妄想,这是一点功德都没有的。所以为亡人超度,最好还是自己念。经文不会念,可以请几位法师带着我们念。从前马宝华居士告诉我们。“有的法师代人超度时偷工减料,念几句经文漏几行。”这是马居士亲口跟我们讲的,这怎么能超度呢?
“尊经”尊重经典。怎样才是尊经呢?要依教奉行。不能依经典的理论教导去做,就不是尊经,换句话说,就是要照着佛的话去做。现在有些人认为经典印出来,一定要高高地供在家里才算是尊敬,放在口袋里便是不尊敬,随便拿出来翻看更是不尊敬,意思完全错了。如果不放在身边时时刻刻翻来看,你要想修正过失,凭什么来修正呢?
万法之相虽有而不是真有,虽灭而不是真灭因为只是缘聚缘散的现象罢了,缘聚不是真有,原来就不生;缘灭也不是真灭,万法的性原是常住不灭的,当然它也没有灭。科学家观察一切万物告诉我们物质不灭,非常接近。凡夫见一切法有生有灭,执着在假相上,对于一切法的形成过程完全疏忽了,于是堕落在生死轮回之中。
四种念佛法门,以专持名号为简单易行。专是专一,持是保持,不能把它失去。我们一天到晚,一年到头,不可离开这句佛号。念的方法,四字六字大声小声,出声默念都可以,只要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就是了。多少时间可以见效呢?我告诉各位,三个月六个月就可以见功效,业障可以消除一部份,感觉头脑清楚,比以前聪明,烦恼、忧虑、妄想、牵挂都少了,心地清净了。理论懂不懂没关系,只要依法修行(实行五戒、十善、六度、慈悲、平等),确能见效。
我们的心量要拓开,要能够包容。不能包容,我们自己的烦恼就多,对于佛法的修学会造成障碍。我们是修学正净,如果烦恼多,心就不清净,心不得清净就不会觉悟,我们的见解也就会有偏差。正知正见、大彻大悟一定是以清净心为基础。所以要能包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必认真计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不是真实的。就是世间一切境界,古人也说是“过眼云烟”,这种看法跟《金刚经》非常接近,有什么值得计较的?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妨碍了自己的清净心呢?
改造命运要多积阴德,阴德是做了好事不让人知道。做了一点好事,到处宣扬,受人赞叹,果报就报掉了,德积不住啊。做好事没有人知道,很好;做了好事还有人骂你,更好,骂你是给你消业,罪业恶报都消掉了,好的善的都藏在那里没动,善是愈积愈多,恶是愈消愈少。今天有些人做了好事,遭到人们毁谤而不甘心,以为做了好事为什么还曹到恶报?其实,那才是善报呢。做了好事,人家马上表扬你,那好事在眼前就报掉了。所以善一定要累积,就是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我们要把一念非份的心除掉,没有丝毫非份的希望,只有如理的希望,那我们的生活就能过得很安稳,三餐吃得饱,睡得好,穿得暖,这就够了。衣食不缺,生活安稳,小房子住得很舒服,费用少,生活容易。一般人要求奢侈、豪华,讲求派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辛劳,这是得不偿失的。自己纵然有能力有福报应该给大家共享,那你的福报就是积德,积百世之德,你的子子孙孙都享受不尽了,所以有了多余的福一定要给大众去享受,这才是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何必求福报提前到来呢?
戒定慧一次完成的修行方法,这叫圆修圆证。《华严》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修一切修,秘诀还是在念佛时,“无记无数,不令间断”,这就是常讲的不间断、不夹杂、这个功夫很重要。要不要记数呢?不要记数,只要求不间断。有很多古德要求我们从记数下手,原因是什么?怕我们懈怠懒惰,所以每天定一个数字,教你老老实实一天念一万、二万一定要念满定数,来对治懈怠懒惰的毛病;不记数有时候就忘掉了。对于那些非常老实认真的人,就可以教他不必记数,记数反而是夹杂。。他真学真做真精进,只要教他不间断、不夹杂就是了。法门平等无二无别,关键就是要一门深入精进不退。不管是念经还是念咒持名,都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一直念下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佛教讲放生,是在日常生活中,买菜时偶然看到的(不要故意去找,故意去找那是攀缘)。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动物活活泼泼地,判断他可以活命,于是买下来放生(一定能活下去的)。看到虽然是活的,如果买去放生它活不成。就不必了,不如拿这个钱做其他的功德。所以一定要有智慧,不可以感情用事。我们宣传吃素劝人不杀生,劝人爱护动物,都是放生修学的意义,不一定要买动物去放才叫放生,所以要多方面去着眼,广泛地去修学,不能死在一句话下面。须知“放生”二字的含义很广很深,须要深刻地去体会。
改过要从心地上改,修善要从心地上修,若是从心地上修,就是很小很小的一桩善事,象我们在路上碰到讨饭的,布施一分钱,在菜场看到活鱼买一条去放生,这一点点小善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偶然遇缘,接触到自性大慈悲心,从大慈悲心中自然作出这一桩事情,那是称性而修,而不是有意识地(地心动念)找对象去布施去放生。心量是无量无边的,从心量所作出的功德也就是无量无边了。从心地上修的,福就那么大。从事上修的,因为不与性德相称,所得的福报也就小了。
依照佛法的原理原则,古德常常开导我们,教我们修行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想想看一向专念有没有道理?教你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一切妄念归成一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善还是恶呢?既不是善更不是恶,善恶两边都离开了,与心性相应了。善恶是两边,识心里面才有两边,真心里没有两边。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心见性了,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修明心见性最殊胜的方法。万一用的功夫不够,见不了性,见不了性也没有关系,可以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见了阿弥陀佛之后,一定会见性,这是方便面,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所没有的。其他的法门不见性,就不能算是成就;阿弥陀佛念不见性,见到阿弥陀佛就算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