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居士乱赞叹学佛人,犹如毒药断人法身慧命!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94
威望: 1986 点
金钱: 2036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2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10:23

0 居士乱赞叹学佛人,犹如毒药断人法身慧命!

修学的人,切不可爱听赞叹话。凡爱听赞叹话,喜戴高帽子者。纵然最初具有正知见,赞叹话听多了,高帽子戴多了,也难免转成邪知邪见。


如民国时期的江易园居士,亲近印光大师,最初也具正知见,极力劝人求生极乐世界,也有一些人因江易园劝导,而得生极乐世界。然江易园这个人,爱听别人赞叹他的话,且好奇心重,后来迷信鬼神扶乩之说,鬼神则极力赞叹他,最后竟成一个邪知邪见的人。纵然印光大师极力劝诫,他也听不进去。


对此,印光大师在《复胡慧彻居士书二》中言到:“南通乩风大兴,江易园被乩赞叹得头脑已昏,且以乩语号召通海启如四县。在彼意尚欲号召全国,汝等切勿随彼所转。世间正人君子,亦不肯过赞誉人,况得道之圣人乎,乩皆灵鬼假冒,(百有九十九)又多半是扶者伪为。易园以好誉而迷之至极,竟将乩语视作圣旨。设不好誉,即以所誉而责之,则何至丧心病狂,真伪邪正不分乎。祈与各莲友说之,庶不至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了无底止也。”

而民国时期的江易园居士,何以初具正知见,后来反而成为邪知邪见,以致完全迷信于鬼神之说,源头只在于他爱听赞叹话。而鬼神扶乩时,便极力赞叹于他,以致他便迷信鬼神之说,以为鬼神所说,皆如佛菩萨圣人之言。


印光大师在《复胡慧彻居士书三》中也说到:“切诫社友勿染易园之痴风,否则便成佛法中之外道,反破坏于佛法,疑误众生,了无底止。易园之下劣,一至如此之极,此光绝料想不到者,其病在好戴高帽子,并想以张謇为菩萨。而不自知其全身堕在粪坑子里,何可谓为清净香洁也。当切教儿女,知好歹,后来不会以邪为正,以臭为香也。”
修学想了生死之人,更不可爱听赞叹话。倘人谓我有修行见解好,切不可听了便高兴,真认为我有修行见解好。倘人批评于我,谓我好名好利不修行无道德,则便不高兴,觉人家诽谤于我。此等学佛心态,欲有正见,诚然难之难矣。


印光大师在《致杨慧通居士书》中说道:“古人云,盖棺方成定论。以具缚凡夫,随业缘转,未到启手启足之时,常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恐陷恐坠。到启手足之时,方可曰,吾知免夫。前朝有某大员,学问,功业,品行,为世所钦。六十以后,遂放恣无度,某名誉一落万丈,诚可惜可怜也。学佛之人,古今亦有。初则知见甚高,极力自利利他。后则知见僻谬,且引一班人学己邪知谬见,为可悲可痛。究其受病之源,皆因好戴高帽子。致无知识之人,各以高帽子为彼戴。戴之已久,正知正见已失,完全成邪知邪见。纵欲救援,反成按剑,只好任他去。凡好心学佛者,皆当令其立志自省,庶不至成此结果也。”

这话是说,古人曾言到,盖棺,方成定论。以一个具足系缚的凡夫,随业力因缘而转,不到临命终时,要必须恒常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恐陷溺,只恐坠落。到命终的时候,方才可以说,我知道可以免于陷坠了。
清朝有某位大官,他的学问、功业、品行,都为当时的世人所钦敬。六十岁以后,于是放恣无度,他的名誉便一落万丈,实在是可惜可怜!
学佛的人,古往今来也有这种情形。最初的知见很高,极力去自利利他。后来就知见乖僻荒谬,而且还引导一班人学习自己的邪知谬见,实在是可悲可痛。
追究其中得这个毛病的根源,都是因为好戴高帽子。致使无知无识的人,个个拿高帽子给他戴。戴得久了,正知正见便已经失去,完全成为了邪知邪见。纵然想要救援,反而成为他的冤家对头,只好随他去。凡是好心学佛的人,都应当令他立志自我反省,才不至成为这个结果啊!


所以修学的人怎么可以过头赞叹他人,给别人戴高帽子。又怎么可以欢喜和过头赞叹他人的居士过于接触,又怎么可以欢喜听这些戴高帽子的话呢?!

在《百喻经》中也说到:“[color=var(--weui-brand)]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
[color=var(--weui-brand)]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
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
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
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
深为时人之所怪笑。”

这是说到从前有一个人,在众人面前称赞他父亲的品德,他说:“我的父亲慈善仁爱,从来不伤害别人,也不偷盗。为人正直,不说假话,而且还经常帮助别人。”
当时有一个愚人,听到他讲的这番话,就说道:“我父亲的德行,要超过你的父亲。”
大家问道:“你父亲有什么样的德行,请说说他做过的事情。”
愚人回答说:“我的父亲从小就断绝了淫欲,从来没有做过男女之事。”
大家说道:“如果你的父亲断绝了淫欲,为什么会生出你呢?”
当时的人都对愚人的话感到惊讶,并且讥笑他。


这是经典告诉一切修学的人,过头赞叹他人,喜欢给他人戴高帽子,那是愚痴人的做法。


而作为修学人,我们在修学路上更应该欢喜听到,有人指出我们的过失,而不是听一些戴高帽子的话。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言:“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color=var(--weui-brand)]宋代陆九渊[color=var(--weui-brand)]也说:“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欢喜,知道自己的过失不隐讳,改正自己的过错不害怕。

清朝时所编的《弟子规》中也有这样一段话:“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听别人对自己的赞叹话便高兴,听别人说自己的过失便发怒,那益友就会离去,而损友便来靠近;反之,听别人夸赞自己心生恐惧,听得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感到欢喜,那正直宽容的益友,便会渐渐靠近。

[color=var(--weui-brand)]《萨迦格言》中也说道:“若人过越赞劣者,次后自己受毁谤,如向空中掷粪便,其落掷者之顶上。”如果过分赞叹下劣的人,次后自己也会感招受人诽谤的果报,就象往虚空当中抛掷粪便,最后粪便会落在自己头顶上。


在《萨迦格言》还说到:“恭敬之境即圣者,恭敬劣者即祸根,乳汁对人是甘露,若喂毒蛇则增毒。”恭敬他人的心境是与圣者之心相应,但如果过头恭敬赞叹下劣的人,将成为祸害他人的根源,比如乳汁虽然对人来说是甘露,但如果以乳汁去喂毒蛇,只会增加蛇的毒液。
当然不过头赞叹他人,也同样不可妄加批评他人,如果与人相处,一味只是看他人的缺点,那这种人同样是个愚痴的人。正如,[color=var(--weui-brand)]《盘山语录》上说:“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练心,常搜己过,那得闲工夫管他家屋里事!
[ 此帖被格力琼寺在2023-11-21 11:48重新编辑 ]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居士乱赞叹学佛人,犹如毒药断人法身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