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忆念我的皈依师上成下刚大和尚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94
威望: 1986 点
金钱: 2036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2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3:02

0 忆念我的皈依师上成下刚大和尚

前一段去上课,好友和她的先生也去了。说起来有趣,N年前当我知道他先生的故乡是我读书的城市,随口一问居然发现我和她先生是在同一个寺院皈依的。


那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最初把我带入佛陀教法的地方——般若寺。更难以忘记的是我的皈依师,方丈师父上成下刚大和尚。[color=var(--weui-brand)]算起来,师父圆寂也有七八年了。我在网上看到他圆寂时候的视频,看到他往生前不久还在讲课,觉得十分的温暖和怀恋。
[color=var(--weui-brand)]
师父非常的严谨认真,谦和低调,老派传统,坚守原则。我是个非常任性随性、不喜欢死板教条的人,但我偏偏非常服从和爱戴老派传统严肃而又原则的师长。


师父非常非常的异于常人,在我看来他是不可思议超凡脱俗之人。当然有意思的是,我生命之中每一个重要的师长,当我忆念他们的时候,都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无以伦比之人。


我第一次去般若寺,顺着小路无意中走进讲堂,看到的就是如同上图里面,师父站在讲台前,板书上是《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板书一笔一画字形奇异,讲义上面每一个字,再加上佛经的原文,师父都用粉笔一笔一画写上去。哪怕是楞严咒全文都没有略过。


每一天边板书边讲课,写满、讲完擦黑板,然后再写。后来我常常想,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年已六旬,却能够这样的去讲课,一笔一画,一字一句都不会去糊弄过关。


不过第一天看到他,我还没有想这么多,我看到的是一个清瘦的僧人,正在板书一段经文。那是二十五圣自述圆通中的一段“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


我之前也看过一点点佛教知识,但从未见过这样刚猛铿锵论调的佛经,一时竟有点发愣,所以我站在讲堂门口,听完了那一堂课。由此,我一直对护法神深具好感,金刚力士,无坚不摧,这是我喜爱向往的境界。


后来我再去般若寺,他已经讲到了“观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color=var(--weui-brand)]: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color=var(--weui-brand)]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color=var(--weui-brand)]

[color=var(--weui-brand)]《楞严经》是我的佛法启蒙,是我第一部曾经几乎背下全文的佛经,这是因为我敬爱师父,愿意让他欢喜。
[color=var(--weui-brand)]

那一年的地藏王菩萨节日,我在般若寺皈依三宝。


般若寺传三皈五戒,历时整整一天,皈依一个上午,五戒一个下午。
“善哉解脱服,钵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我那时候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天真,既觉得佛法博大精深,又觉得师父不可思议。


般若寺正居闹市中心,外面车来车往,人声鼎沸,然而寺院里面,却有一种奇特的“安静”感,并不是听不到那些声音,而是那些声音变得好像隔了一层水泡,虽然喧嚣却不真实。


后来只要是周末有空,我就会去寺院听师父讲经。但是一直到几年后我离开那个城市,我也几乎没和师父说过几句话。


师父非常非常的温暖,又非常非常的清冷。他温润有礼,待人平等,却绝不失去汉传出家人那种特有的威严冷峻。


般若寺是十方道场,接受一切出家人挂单,哪怕是其他宗教的出家人。然而寺院内部严禁使用手机,但客堂有几部座机随便打长途。


师父说,出家人哪有那么多事情要联系外界,真要联系,就去客堂打电话。


师父自己从来没有什么钱,虽然般若寺供养极大,但那都是“寺院的钱”,别人供养他的钱,每年般若寺结夏安居和冬季安居,寺院关门之前,他都买大量的米面,和现金一起一个一个布施给寺院外的乞丐们——“他们平时在这里要钱,寺院关门了,也总要让他们有吃的”。


不光不积累钱财,别人供养他的衣物用品,多出所用,他全部送人。一年到头,总是穿着讲课时候那种灰色的僧人大褂,只有在法会上,才能看到他穿上那种全套的袈裟,威仪凛凛,端严无比。


有好几次,师父去外地寺院开会办事,去其他寺院挂单(师父不肯住宾馆,一定要去寺院住),甚至是被邀请去主持法会,被对方客堂安排到普通僧人宿舍,随行的侍者也不敢解释,有几次直到法会要开始了才被发觉,因为他打扮和待人接物,实在不像一个“大庙方丈”。


师父圆寂的时候,身边也是没有什么现金,更别说存款,他连银行卡都不肯用。全部身家托付寺院,自己本来也没有什么额外需要。


师父并不是故作清苦,他只是朴素,不招惹不必要的奢华。般若寺的讲堂、大殿、客房都修得很庄严,并不会为了省钱而省钱。


师父最放在心上的,就是讲课。般若讲堂九十年代初就开始讲经,即使师父生病,只要不是下不了床,他就坚持上课,上午下午,每次都要两个小时左右,他就站在那里,写板书,然后讲解,从来都不会坐下。


师父讲课,几乎从不在其中夹杂其他,不会脱离讲义讲稿,上课的开场白都是“我们接着讲…”


记忆中有一次,因为生活中的一些违缘琐事,师父在上面讲经,我在暗自伤心流泪,心乱如麻,他忽然停下板书,放下讲义,说:“有时候人不要胡思乱想,其实这些妄想都没有意义。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对三宝有信心,对佛陀有信心,任何的事情,都要相信托付三宝”。[color=var(--weui-brand)]然后他看了我一眼,拿起粉笔,继续去写板书。
[color=var(--weui-brand)]

一直到今天,我都很感激这一番话,[color=var(--weui-brand)]师父是我第一个认识、熟悉的出家人。我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一个释迦比丘全然的威仪和美德。佛法有这样的出家人来住持弘扬,是这个世界的福德,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善知识,也是我的荣幸和福报。
[color=var(--weui-brand)]

[color=var(--weui-brand)]后来,我生命中先后遇到的几位重要的师长,都让我一再的印证这样的感受:“哪怕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清静如法的修行人,我也不会失去对三宝的信心,因为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修行人,因为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显现。”

[color=var(--weui-brand)]
后来去外地工作,相隔千里,我很少有机会再去那个城市,偶然出差回去的两三次,我也没有私下去拜见师父,只是在方丈寺外遥遥顶礼。但是那几次,我都有看到他身影远远经过,康健一如昔年。


最后一次再去般若寺,师父已经圆寂两年。我仍然在方丈寺外顶礼,那个清瘦严谨的师长,在我的心里从未离去,他曾经教给我的一切,我也一直珍藏在心底。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忆念我的皈依师上成下刚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