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斩断痛苦之源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94
威望: 1986 点
金钱: 2036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2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7:59

0 斩断痛苦之源

今天,我们将了解面对痛苦的“转心七法”中最后一招——将痛苦转为利他心

痛苦的根源是自己从无始以来直到现在都有的爱我执。在任何问题上,首先把自己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一切为自己考虑——为自己的幸福去破坏他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健康去毁坏他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丝毫没有利益众生和爱护众生的心。为了这个爱我执造了罄竹难书的罪业。如今感受的痛苦只是无数果报汪洋之一滴,但对我的打击都如此沉重,让我伤痕累累、无力直面。
我们清楚,所有痛苦的来源就是爱我执。因为有了爱我执,就一定会造业,会为了自己的种种利益去杀盗淫妄,之后必将面临成熟的果报。承受果报之际,又不懂得一切都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而将一切都怪罪于他人,继而产生无法遏制的仇恨,并因仇恨而继续造业,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永无休止的苦难轮回。如果不想再感受痛苦,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有爱我执,一直都为自己算计,不替他众着想。从此以后我要无私利他,关爱、护持一切众生。

《入行论》中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的修法,大家一定要修。其中首先讲的道理就是:遇到痛苦时,要去寻找痛苦的根源。其中会有客观因素,但它不是制造痛苦的根本因缘,而只是一个助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制造的罪业。凡夫都有贪心,加上过去的因,罪业就会成熟。所谓贪心就是爱我执,它就像种庄稼的肥料,能促使罪业果报的成熟。而阿罗汉那样的成就者,虽然也有业的习气或种子没有完全清净,但因为阿罗汉断除了贪心,所以这些业不会让他流转轮回。我们常说要发菩提心,要自他相换,但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时时处处为自己打算,所以生生世世都很倒霉、很受挫,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爱我执。尽管凡夫不可能一下子就断除爱我执,但通过菩提心的修法,就能逐步减少爱我执。
以后不管遇到巨大或轻微的痛苦,都应观修自他相换:将呼吸作为载体,呼气的时候,把自身过去、现在、未来所造的所有善根,再加上目前肉体与精神上的所有幸福和快乐,都通过呼出去的白气,分享给天下所有的众生,然后观想所有众生都得到了自己所有的幸福;吸气的时候,将众生所有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都变成黑色的气体,吸到自己的体内,并融入到驻扎在心脏内部的爱我执上面,并将爱我执彻底摧毁。所有众生的痛苦都由自己一人承担,让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最后再修无我。这是一个普通的自他相换修


另外,每次受到痛苦的时候,都要诚心实意地发愿:愿以我这次的痛苦,能代替所有众生的痛苦。希望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人感受这种痛苦。能够毫无造作地发愿最好,实在做不到,则即使是造作的也非常有功德。许多佛经里讲过,这个修法的功德是无量的。以后遇到痛苦的时候,都要这样发自内心去观修,这样痛苦就可以变成修法的助缘,我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排斥痛苦了。因为有了痛苦,才可以代替所有众生的痛苦,才有资格去发心、发愿。虽然自己承受痛苦还是难以忍受,但如果能成为修行的助缘,我们就会甘愿去承受。经过长期的修行就会养成习惯,即使是在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这样去观修。在这种情况下感受痛苦都是值得的。
无始以来,我们承受过无数次痛苦,却从来没有通过这个痛苦减少众生的痛苦,或积累过什么资粮,没有发过菩提心,只是白白地承受痛苦而已。现在通过这个痛苦可以对众生发菩提心,还可以自他相换,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

以上七个修法,都是简便易行且见效快捷的重要修法,不但要打坐去修,还应兼以平时的训练。任何一个修法都应持之以恒,并坚守先易后难的次第。先从比较小的轻微痛苦入手,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才有可能把一个巨大的痛苦转为道用。若能按此原则长期坚持修下去,效果会非常明显,遇到痛苦的时候,就能显示出强劲的力量。
修法的目的不能太自私。如果仅仅只在遇到痛苦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而去修这些法,也会有一些作用,但意义不是很大,因为这是出于自私心,并不是为了真正发菩提心、慈悲心而修。
出座以后,应该回向:祈祷上师三宝,让我能顺利成功地面对这次痛苦,并将痛苦转化为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等等。
很多佛教徒天天念护法,希望自己一切顺利,就是因为我们内心非常脆弱,不敢面对任何痛苦。当修法比较成功,内心不再脆弱的时候,还可以祈祷上师三宝赐给自己痛苦、压力和不顺,请护法神给自己制造一些违缘,以强化自己的心力,提高修行的境界。
以上内容是出座以后的修法,也即世俗谛当中的修法。


“有痛苦才有觉醒,有觉醒才有超越。因此,佛陀常说人生的种种痛苦,不是因为消极,而是为了超越。不要说人生没有了意义,苦难中成长是生命的可贵;不要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生活永远都会给我们创造追梦的机会。”
——慈诚罗珠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