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89
威望: 1982 点
金钱: 20327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485(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9 09:45

0 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楞伽经》颂曰:


“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若见于牟尼,寂静远离生,是人今后世,离著无所见。”这三颂讲怎样是真正的赞佛。
    “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法身指的是佛陀的法身。佛陀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就是佛陀的真身,当然说它是身,只是方便说,其实无身。法身就是真实性,法身就是“能觉”与“所觉”的不二。因此佛陀的法身自性,对于无明凡夫而言是莫测难知的,这里就比喻成如幻梦。因此对于凡夫无法感知的佛陀的法身,怎么能赞颂呢?
“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世界万法皆无自性,世间万法其实无生,这便是赞颂佛陀。这句偈颂的意思就是,用口头上的赞美之辞是无法赞颂佛陀的,而是要领受“离生灭,法如幻,恒如梦,二无我”这些甚深法义,听闻、思惟、亲证这些佛陀教诲的殊胜法义,才是真正的赞颂佛陀。
   “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这里的根是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这里的境相是这六种感觉器官生起功能时的对象,一般叫六境或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佛陀是超越了这六根和六尘的,佛陀是见无可见的。
“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牟尼是释迦牟尼的简称,就是指佛陀。既然佛陀是见无可见,超越了六根、六尘,因此对于佛陀怎么可能有赞颂或诋毁呢?就是佛陀是无法用语言来赞美或诋毁的。
“若见于牟尼,寂静远离生,是人今后世,离著无所见。”如果看到了佛陀如此的平静,远离了生,那么今世、后世的人们就会离杂染,无取著。
这三个偈颂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赞美佛陀不是用言语,而是用听闻、思惟、领受佛陀的教诲。




No.177
摘自《楞伽经导读》第044讲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