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增广 |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519
威望: 2601 点
金钱: 2692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9746(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11-27
楼主  发表于: 2024-01-02 18:15

0 增广 |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念佛的人也不是不可以持咒。但必须主修助修分清楚,那么助修也归于主修。如果泛泛然没有什么分别,一样对待,那么主修也就不是主修了。准提咒、大悲咒,哪里有优胜低劣的分别呢?心如果至诚,法法都灵。心如果不至诚,法法都不灵。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一句佛号,包括一切大藏教义,毫无遗漏。通宗通教的人,才能作真念佛人。另外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只是口会说话的人,也可成为真念佛人。除开这两种人,则能否成为真念佛人,都在于自己努力与否,及是否依教罢了。
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修行净土法门,要有决定不怀疑的心理,何必去问别人有没有效验?
纵然全世界的人都没有效验,也不生一念疑心。因为有佛祖挚诚的教言可以依凭。假如去问别人有没有效验,就是对佛的言论信得还不够彻底,而要用人言来定论。这就是偷心,这是不能成事的。英烈汉子绝对不至于舍信佛言而去相信人言。自己心中没有主张,为效验佛语的真伪专门去听人说的话,而将人的话作为自己的前途导师,那不是悲哀吗? 随自意三昧,乃从凡至圣通途修法。其言初发心菩萨。虽该摄一切凡夫,实则乃是三心圆发三德圆证之圆初住菩萨(约别教则是初地),以正因理心发,证法身德。了因慧心发,证般若德。缘因善心发,证解脱德。故能于十方世界,现十法界身,普应群机,上求下化。
《随自意三昧》,是从凡夫到圣人的通途修法。其中所说的,初发心菩萨。虽然也该摄受于一切凡夫,然而实际上则是三心圆发,三德圆证的圆教初住菩萨(于别教来说,则是初地菩萨)。因为正因理心发,证法身德;了因慧心发,证般若德;缘因善心发,证解脱德。
故能于十方世界,现十法界身,普应群机,上求下化。 汝将谓初发心即凡夫之初发心修行者而已乎。汝见金轮所示悟二空法证实相理,便踊跃欢喜,即欲担荷。光恐汝著魔,故详示其身分,令汝了然无惑。你认为初发心,就是凡夫的初发心修行人而已吗?你见到金轮咒法中所开示的悟二空法,证实相理,就踊跃欢喜,就想要承担。我恐怕你著魔,所以详细显示初发心的身分,令你了然没有疑惑。 悟二空法,证实相理,正此初发心菩萨之身分耳。其书中所示之法,凡夫皆可依之而修。其所示之身分,且莫说凡夫。声闻缘觉具大神通,尚不能彀,何况凡夫。悟二空法,证实相理,这正是此初发心菩萨的身分啊!《随自意三昧》这本书中所显示的方法,凡夫都可以依着去修。其中所显示的身分,且不要说是凡夫。
就是二乘声闻缘觉,具大神通,尚且不能够相比,何况是薄地凡夫。
其书另刻出时,当谛视之。于无所住生心(一),不住法而行布施(二),三轮体空(三),一道清净之义(四)(此四句乃佛法纲要,看经修行者宜知之),大有发明。这本书另外刻板印出时,应当好好看看。对于:无所住生心(一);不住法而行布施(二);三轮体空(三);一道清净之义(四)(此四句话是佛法的纲要,看经修行的人应该知道),有很大的阐明。 光欲取此义为颂揭出,令阅者得其纲要。已与蔚如言之。而人事丛沓,力不暇及,且待来年。我想要取这个义理,写成偈颂揭示出来,令看的人,得到其中的纲要。已经与徐蔚如说过了。但由于人情事务繁多杂乱,没时间来做这个事,暂且等待来年再说。
十往生经,乃观经初首三种净业之流,刻以传世,亦无不可。已与蔚如言之。而其错字等未暇标示,当将原经寄去。古字虽不错,亦不宜用。《十往生经》,是《观无量寿经》开头的三种净业正因之类的书,刻印流传世间,也是可以的。已经与徐蔚如说过了。而其中的错字等等,没有时间标示出来,应当将原经寄去。古字虽然不错,但不适合用。 至言观身不观一切,唯观无缘。无缘者,即随自意三昧谓空无所有性。既无所有,故无从用其攀缘。若不从根本上一刀两断,则心缘纷纷,何能解脱。
此数语简略之极,而意义宏深。祈与蔚如言之。至于《十往生经》中说到:观身不观一切,唯观无缘。无缘,就是随自意三昧,就是空无所有性。既然无所有,所以无从用来攀缘。如果不从根本上一刀两断,那么心念缘虑纷纷,如何能解脱。这几句话简略之极,而意义宏广深邃。祈望对徐蔚如说说。
注释[1]【偷心】禅林用语。原指偷盗之心;于禅林中转指向外分别之心。系对动念之贬责。[2]【随自意三昧】为天台宗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异称。谓随意之生起即修禅定,而不局限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南岳慧思则称之为随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慧思大师著《随自意三昧》。印祖有写《随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3]【三因佛性】系天台大师智顗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所立者,谓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三德妙果。(一)正因佛性,正即中正,中必双照,离于边邪,照空照假,非空非假,三谛具足,为正因佛性。亦即诸法实相之理体是成佛之正因。(二)了因佛性,了即照了,由前正因,发此照了之智,智与理相应,是为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缘即缘助,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是为缘因佛性。[4]【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唐不空译。[5]【丛沓】繁多,杂乱。[6]【观经初首三种净业之流】观无量寿佛经,示三种净业正因。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7]观身不观一切,唯观无缘见《佛说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8]【无从】找不到门径或头绪。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增广 |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