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千里为君来,当面不识君一一未识文殊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89
威望: 1982 点
金钱: 20327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485(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9 08:58

0 千里为君来,当面不识君一一未识文殊

金色界里月,五台山上雪。
云端狮子儿,空中霹雳舌。
谁识饮牛翁,原是甘露灭。
宴坐金刚窟,似踞猛虎穴。
玻璃一盏茶,聊清烦恼热。
借问窟中多少人,前后三三非浪说。


这是明末高僧憨山大师文殊赞其中的一首赞偈,说的是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对唐朝无著禅师显圣的故事。


唐大中初年,沩仰宗禅僧无著文喜禅师,一路云水,前往五台山华严寺去朝拜文殊菩萨。

刚入五台,途经金刚窟,他忽然看到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正观望间,一位老翁牵牛而来,邀他一同入寺。

走进山门,老翁呼唤侍者均提迎接客人,一位童子应声出迎。


老翁松开缰绳,黄牛乖乖地跟随童子而去。文喜禅师在老翁引导下,穿过雄伟的大殿,绕过高大的阁台,来到了法堂。


老翁端坐在禅床上,指了指面前的蒲团,让文喜禅师坐下。

老翁先问:“你从何处来?”
文喜禅师说:“南方。”

老翁便问他:“南方佛法如何住持?”
文喜禅师回答:“末法比丘少奉戒律。”
老翁又问:“多少众?”
“或三百或五百。”


文喜禅师答了之后,接着反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
老翁答:“龙蛇混杂,凡圣同居。”
文喜禅师再问:“有多少众?”
老翁道:“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禅师不解,刚要开口请教,老翁呼唤童子送茶,并端来一盘他从未见过的酥酪。


文喜禅师品尝着茶与酥酪,心地豁然开朗。


这时,老翁拈起玻璃茶杯,问道:“南方还有这个吗?”

那时,玻璃是珍奇之物,系佛教所说七宝,即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之一。


文喜禅师摇摇头说:“没有。”
老翁又问道:“既无,平常用什么吃茶?”
文喜禅师无言以对。

太阳西沉,日光将尽,文喜禅师站立起来,向老翁合十施礼说:“天色将黑,我可否在此挂单借住一宿?”
老翁说:“你尚有执着心,不能在此留宿。”

文喜禅师赶紧表白,说自己已经破除了执着。
老翁问:“你曾受戒否?”

文喜禅师说自己受具足戒已经多时了。

然而,老翁却说:“你若是没有执着心,又何必受戒呢?”



文喜禅师无话可说,只好告退。
童子均提奉老翁之命,送他出门。
文喜禅师问:“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

童子均提突然高喊一声:“大德!”

文喜禅师答:“是。”
童子均提禅意凛冽地反问:“是多少?”
文喜禅师又一次感受到滚滚机锋像大海浪潮一样扑面而来……


文喜禅师隐约感到,这老翁与童子非同寻常,便问童子:“这里是什么地方?”
童子均提答:“这里就是金刚窟般若寺。”

般若,即大智慧,而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


文喜禅师此时恍然大悟,那位老翁,就是文殊菩萨!当面错过,不可再见。


他连忙稽首童子,祈求临别留言。


童子随即说偈曰:

面上无嗔供养具,
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里无嗔是珍宝,
无垢无染是真常。



言毕,童子均提向文喜禅师身后的金刚般若寺一指。


文喜禅师急忙回头,那座雄伟壮丽的寺院早已不见了踪影。


等他回转身,那童子均提也失去了踪迹。



千里为君来,当面不识君。


文喜禅师忽然感到头顶的天空之中,五色祥云之上,文殊菩萨乘着金毛狮子徐徐掠过……


然而,等他再次抬起头来,一片白云自东方飘飘而来,将一切覆盖得无影无踪。


从此,“前三三后三三”成了一则著名公案,无数禅僧从这里领悟了文殊智慧,且派生出了一系列佳话。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千里为君来,当面不识君一一未识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