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前几天说止观双运[叫禅。我们今天开始修胜观。胜观的修法比较多,但从禅修的经验来说,一般要从修以心观心开始,以心观心就是以心看心。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到底是有一个心还是两个心呢?弟子A:一个。师:如果是一个心的话,它可以自己看自己吗?弟子B:感觉上好像自己在看着那个心。师:因为什么呢?弟子B:感觉有两个心存在。师:感觉有两个心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弟子D:认为有一个能看的心,一个所看的心。师: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两个心呢?弟子C:是“误认为”,本来只有一个心。师:误认为有两个心,但实际上是没有两个心——是这个意思吗?弟子D:实际上没有一个能安住的心和另一个所安住的心,本来就是安住的,清晰明了的。师:那这是一种误会,是吗?以心看心是一种误会吗?弟子E:心可以自知,它有自知自明,自己对自己观察。师:这样的话,你的眼睛能直接看到自己的眼睛吗?弟子E:不能。师:看不到的话,为什么心能自己看自己呢?弟子E:感觉。师:这样的话,我们凭感觉走,不就不需要正知正见了吗?我们本来没有一个能看的心和所看的心,但这是我们无始劫以来所缘和能缘[url=]二元对立[/url]的习气。我在《觉知当下》里面说过“我们的心是二元对立、无有分别的”,不是这么描述的吗?弟子们:嗯。师:二元是一种幻觉,完全不是真实的,但我们无始劫以来都是这样的一个习惯——认为一切都是二元对立的。而且,不是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而是无始劫以来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不管任何事情,我们都有能所对立这么一个习气。但这个感觉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这是我们的习气。所以以心观心的时候,原有的习气会示现,有所看的心和能看的心。心是什么样的呢?心是清晰的、心是明了的,心是了了分明的,所以我们能缘的心是清晰的、明了的、了了分明的。但所缘的心是了了分明的吗?如果所缘的心是了了分明的话,所缘的心看能缘的心,可以吗?如果两个了了分明是一样的话,能缘的心看所缘是了了分明,所缘的心看能缘的心也应该是了了分明的——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能缘的心完全是清晰明了、了了分明的,但所缘的心是“被”清晰明了、“被”了了分明的。我们昨天讲,在无分别的状态中安住的时候,慢慢慢慢就会有个经验——这个无分别的状态是清晰明了、了了分明的,但是这个清晰明了、了了分明,不是“能”清晰明了、“能”了了分明;而是“被”清晰明了、“被”了了分明。这么一个状态示现的时候,在这个了了分明的状态中安住,这是以心观心。昨天说的“在无分别的状态中安住”,和今天说的“在清晰明了、了了分明的无分别的状态中安住”有所不同吧?安住在这个“清晰明了、了了分明的无分别的状态”中,这个叫以心观心。我们说“能看的心”看着“所看的心”,这个只是相当于这么来看着,不是真的有个能缘的心来看一个所缘的心,这个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我也看过有些人是这么讲的,跟刚才你说的一样——说心看心是指,心是自知自明,心自己看自己。这应该是没有学过[url=]因明[/url]和般若的一种说法。心自己看自己,逻辑推理是完全不成立的,也可以说这个观点在逻辑上完全站不住脚。我们的习气上来说有个感觉,不能说习气和感觉完全没有,但这些也是梦幻泡影般地存在,不是真实的。如果没有以心观心的经验,造作一个被清晰明了、被了了分明的状态,然后在这个状态中安住——这也是一种相似的以心观心,暂时这么修来鼓励自己,也可以。还有,不管你心里产生什么烦恼或者什么分别念,你就思维分析它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思维分析之后,最后的结果肯定不是真实存在的,完全是空性的,然后就在这个空性的状态中安住。空性是一个状态,不能说空性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没有这么个说法,然后在这个空性的状态中安住。这就是一种胜观的修法。如果你什么逻辑推理都不懂,产生一个分别念的时候,可以思维分析“这个分别念是从哪儿来的?它有没有一个来处?”比如我是从某某地方来的,我是怎么来的,来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都能说清楚吧?一样的,我的分别念如果有来处的话,它是从哪儿来的?可以找一找,但是我们完全找不到它的来处。好,过一会儿,这个分别念就没有了,没有的话它去哪儿了呢?我就找它的去处,最后完全找不到它的去处。我们没有找到它的来处,没有找到它的去处,它自然也不会有住处,然后就在这个状态中安住。过一会儿,分别念又产生的时候,又这么分析,完全找不到它的来、住和去的时候,在这个找不到的状态中又安住。这么反反复复地修,慢慢久坐必有禅,经验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