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竹窗随笔 | 亲近善知识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94
威望: 1986 点
金钱: 2036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2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08 19:26

0 竹窗随笔 | 亲近善知识

亲师




古人心地未通,不远千里求师问道,既得真师,于是拗折拄杖,高挂钵囊,久久亲近。太上①,则阿难一生侍佛;嗣后历代诸贤,其久参知识者,未易悉举。只如慈明老人②下二尊宿:一则杨歧③,辅佐终世;一则清素④,执侍一十三年。是以晨咨暮炙,浃耳洽心,终得其道以成大器。而予出家时晚,又色力羸弱,气不助志,先师为度出家,便相别去。方外行脚,所到之处,或阻机会,或罹病缘,皆乍住而已。遂至今日,白首无知,抱愚守拙。嗟乎!予不能于杏坛泗水⑤,济济多士中作将命童子,而乃于三家村⑥里充教读师。可胜叹哉!

【注释】①太上:指最古老的年代。《晋书·应贞传》:“悠悠太上,人之厥初。”②杨歧:北宋方会禅师。江西宜春人。俗姓冷。为石霜慈明禅师之法嗣。《禅林宝训》:“妙喜谓子韶曰:善辅弼丛林,莫若杨歧。议者谓慈明真率,作事忽略,殊无避忌。杨歧忘身事之,惟恐不周,惟虑不办。虽冲寒冒暑,未尝急己惰容,始自南源,终于兴化,仅三十载,总柄纲律,尽慈明之世而后已。”③清素:福建古田人。《五灯会元》卷十七:有清素者,久参慈明,寓居一室,未始与人交。从悦禅师因食蜜渍荔枝,偶素过门,师呼曰:“此老人乡果也,可同食之。”素曰:“自先师亡后,不得此食久矣。”师曰:“先师为谁?”素曰:“慈明也。某忝执侍十三年耳。”师乃疑骇,曰:“十三年堪忍执侍之役,非得其道而何?”遂馈以余果,稍稍亲之。④杏坛泗水:杏坛,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孔庙先圣殿前。泗水,在山东省中部。相传为孔子聚徒讲学的遗址。⑤三家村:泛指人烟稀少、偏僻的小村庄。

译文


古代学道的人,在尚未悟明心地之前,不惜远涉千里求师问道。既得逢晤真师,于是折断拄杖,高挂钵囊,久久亲近学习。上溯最早的,像阿难尊者一生侍佛。继此之后历代诸贤及许多久参知识的人,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只如慈明老人座下的二位尊宿。一位是杨歧方会禅师,辅佐慈明禅师终世;一位是清素禅师,执侍慈明禅师十三年,由此得以朝夕熏陶,亲聆教诲,耳濡目染,融会于心,终于得悟大道以成法器。而我出家时晚,又兼身体羸弱,气力不足以助志,先师为我剃度后,便相别而去。方外行脚,凡所到之处,若非阻于机会,便是染上疾病,都是暂住而已,未能久侍大德,以致时至今日,仍是白首无知,抱愚守拙。唉!我既不能于杏坛泗水济济多士中作奉命行事的童子,而竟然于三家村里充当教读师。真令人不胜慨叹啊!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竹窗随笔 | 亲近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