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佛教历史上,禅宗有其激进的一面,不喜欢一级级的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是否这样就能摆脱戒律的束缚,像济公一样,即使酒肉穿肠过,依然可以得道?
答:用“激进”来形容禅宗是不恰当的。佛陀说法是应机设教,即现代所说的因材施教。因为人有钝根和利根之分,所以依此建立了顿渐两套系统的修行。顿悟是直接立足于真心,故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但这只适合上根利智,属于精英教育。或者说,是针对特殊人才实施的特殊教育,不具有普遍性,更不能因此否定传统的修学次第。此外,禅宗也不否定戒律的修行。虽然禅宗提倡“搬柴运水无非是道”,似乎不讲究形式,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更为严格的修行。因为它直接立足于起心动念,要时时保持觉知,这种用心是绵绵密密的,贯穿于一切时,一切处,可以说,比重点落在身口上的持戒更微妙,要求更高。至于我们现在对济公的印象,更多是来自各种文艺作品的演绎,其中有不少以讹传讹的误读。事实上,这样一个成就者的游戏神通,并不在常人理解的范畴。要知道,济公的行为不是一种修行,而是一个成就者的示现。对于没有证量的凡夫来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济公在后半句也特别告诫说: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所以最保险的,还是按戒定慧的常规理路修行。——济群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