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知识的海洋,亦是智慧的载体。
而佛经也是如此,它代表着佛陀的般若智慧,阅读经藏的过程,既在修定,又在修慧,正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佛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
“ 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
“律”是佛所制的戒律,属于身、口的行为规则;
“论”则是佛弟子们对于佛法义理的思辨。
读经是为明心解意
时时读经就像是时时用明镜来照心一样,烦恼无明就会减少。
每读一次经,就会对经典的玄文奥义多一分认识。
佛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个人读过的经,藏在这个人的三观里,流露在举手投足间。
佛经影响的,是一个人的眼界和看待问题的态度。
我们没有办法无限延续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读经便是最好的方法。
一个读过佛经的人,能够包容世界的多元,更能以体恤的温柔,消解自身的情绪。
读经是为修定弘法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读经的人自己不开悟没有关系,能够让别人开悟也很好。
在大乘经典里面,多方提及,佛灭度之后,凡是有人受持读诵佛经,就等于佛住于世,此人居处即得十方诸佛及护法龙天护持。
护持佛法仅是将佛经摆着是不够的,应当进一步受持读诵。
读经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中解脱出来。
读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在经中发现自己、检阅自己、改变自己。
不读经,一个人就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
而读经不仅可以增加智慧,还可以让他站在更高的地方,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
脚丈量不到的地方,在经中可以体验;眼睛到不了的地方,在经中可以领略。
那些我们读过的经,会成为此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底气。
读经是为祈愿所以《梵网经》提到,如果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灭亡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解说大乘经律。能够使得众生同沾法益,发菩提心,将来共成佛道。读经,不止是因为它能够回答我们已有的问题,更重要的也许是它能让我们发现一些,以前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的问题。读经可以帮一个人走出自我的狭小,领略世界的浩瀚。爱读经的人,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懂得明辨是非曲直。坚持长期读经的人,思维方式以及谈吐举止都会不同,为人处事也更谦和理性。如果你读过成百上千的经,就如同对话过形形色色的诸佛菩萨,你便会有自己坚定的价值判断,你会知道世间苦事无量,说不能尽。虽然如是,但佛法其中所明,修学佛法者当以离苦得乐为终章,向此努力进取。一个人读经越多,越能感知多元世界,感受众生百态。读经是修行路上的增上缘,通过专注的读诵有助于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你读过的经,也许在将来某个时刻,成为你坚实的铠甲和护卫众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