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交媾的天文/天象意義 《青囊中卷》古稱為《天官書》,蔣大鴻先師在《天元五歌》之註解提到《天官書》,極有可能是指《青囊中卷》。堪為天道、輿為地道,天文結合地理,在《青囊中卷》已做最好佐證與詮釋。 1、此段為闡揚觀象之法:『紫微天極,太乙之禦,君臨四正,南面而治,天市春宮,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極,四七為經,五德為緯,運幹坤輿,垂光乾紀,七政樞機,流通終始。』七政乃以北斗七星為樞機也,其流通終始,在天皆有形可見、有象可求也。 2、此段闡述觀天象後的用法(即操作手冊):『地德上載,天光下臨,陰用陽朝,陽用陰應,陰陽相見,福祿永貞,陰陽相乘,禍咎踵門,天之所臨,地之所盛,形止氣蓄,萬物化生,氣感而應,鬼福及人』地為靜、天為動。【形止氣蓄】亦可用於觀【天】與【地】交媾的【氣】與【形】也。,地氣在下,必得日月五星之精光下照,始有所涵育。陰令用陽星、陽令用陰星,必求陰陽交媾、二氣相濟,穴得得陰陽交媾之氣,福才能永貞。 3、『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須,而成一體 ,此之謂化機』則是陰陽交媾的天文意義,惜自古無人不知《青囊》、無人不讀《青囊》,但從《青囊》到天星的連結,少有人探究。
《青囊中卷》云:『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須,而成一體 ,此之謂化機』,小弟臆測此是陰陽交媾的天文意義。 天有象、地有形 星宿在天成象、山川在地成形,皆氣也。【上下相須、而成一體】乃指天地二氣相須,即陰陽相媾之妙。 人能識此陰陽交媾在何時、何處發生,而乘其氣以葬之,則葬乎天地之交。《葬經》云:葬者,乘生氣也。 但問題是:如何辨識【陰陽交媾之妙】呢?為什麼與天象有關呢?
既然雌雄只相見、陰陽交媾為何要【抽爻換象】?在《玄空本義》或《元空法鑑》等書中,都有一陰陽交媾圖。小弟在另一帖玄空【雌雄交媾】精解 提到:有關【河圖辨陰陽之交媾】,在《玄空法鑑》一書的圖中解釋非常清楚。但《玄空法鑑》中的【雌雄交媾生男女配九星圖】亦配上【挨星訣】的九星,唯【八卦變易圖】中的抽爻換象,清楚解釋【交媾】的過程及概念。 小弟的臆測是: 1、天有眾星在上、地列山川在下,兩者基本上已是雌雄【相見】。但七政以北斗七星為樞機、在不同時令、天象因日躔而變,而與大地山川之陰陽相須的狀態發生變化。簡而言之,地盤恆靜、天盤恆動,為了要忠實反應周天星宿與地盤位移的變化,便用陰爻、陽爻交媾(陰變陽、陽變陰)的方式。太陽日行一度,半球為日照、另半球必為黑夜。 2、我們若把先天八卦圖中,每一卦的卦爻,不用上中下三爻的方式呈現,而是把各爻以直列方式排成一圓周(即八卦有24爻,把地盤分成二十四等份),則就更容易看出【抽爻換象】為何要一索、二索、三索,與對宮之爻互換。因為,天盤上的某一個指標,每一動、則往前推進一爻。以上多為小弟之臆測,先做大膽假設,也不一定正確,昐各位予以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