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五)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10
威望: 1444 点
金钱: 2916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228(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0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7 23:23

0 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五)

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五)[quote][/quote]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05



性具是天台家极具特色的极则之谈。所以在这里传灯大师说,如果说前面讲性量,西方极乐世界不在众生性量之外,以及从性体的角度来说,阿弥陀佛所证的觉体跟众生的心体无二无别,虽然了解这个性量和性体,但是如果不知道性具法门,说“无外”还是不彻底的,最终还是成为“有外”,还是在心性性量之外。



虽然说阿弥陀佛所证的跟众生无有差别,但不了解性具法门的圆顿的道理,最终还是成为有差别。为什么?性量、性体的德用为什么能够周遍十方,为什么能够清净皎洁,就是由于有性具的这个圆顿的道理存在。说我等众生的性量性体的德性,就是由于我等众生具有性具善恶,十法界染净诸法的这个道理作为根本的。三性的宗旨具体在《生无生论》里面有详细的发明。






传灯大师写过《净土生无生论》,这部论被蕅益大师选进了《净土十要》。在记载当中,传灯大师讲《净土生无生论》的法会的时候,虚空是有音乐的——天乐盈空,直到讲完了,才没有音乐。说明天人是来供养的,天人是来听这部论的。



在《生无生论》里面谈到三性关系。性量是表达真谛,是无相的。性具十法界是属于俗谛;性量属于真谛;性体就统摄真谛和俗谛,就叫中谛。






这种三性也在《楞严经》表达如来藏性。佛在《楞严经》处处指点如来藏性,在六根、六识、六尘——十八界——七大,一一指点。比如在六尘谈色法,就是如来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讲六根、六识、讲十八界,包括七大,最后都有这句话。地水火风空见识,包括六尘、六根、六识,这些都属于性具,一切法都具足这个,还不仅是众生的法性。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是性具,清净本然叫性体,周遍法界即性量。



所以了解这个,对于我们理解《阿弥陀经》的以实相印为正体——而这个实相印表达的就是众生的法性。众生法性从性量、性体、性具三个界面来表达,就能加深我们对净土法门这种大乘圆教的奥藏秘髓的把握。所以,谈这个体性,它是非常形而上的,但是对于我们植下净土的深切的信根,它是很有帮助的。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