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众圣同处,非少善之得生。七日持名,在一心之不乱(一)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57
威望: 1455 点
金钱: 29306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305(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5 06:32

0 众圣同处,非少善之得生。七日持名,在一心之不乱(一)

众圣同处,非少善之得生。七日持名,在一心之不乱(一)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01




这是第三个层次,序说《阿弥陀经》的宗要。“宗”就是宗旨,“要”就是紧要之处。一般表达体、宗、用,依实相之体起宗,这个宗就是在事相上建立修行的因果法则;由宗就成用,就成就作用。所以,谈宗和用属于修德的范围,谈体属于性的范围,一般就讲一性二修,而且是性修不二。修德从哪来?全性起修。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是性修不二的。



这个疏文表达“众圣”,众圣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莲池海会有诸多的圣人。圣人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菩萨里面有阿鞞跋致菩萨,也有一生补处的菩萨。我们往生,哪怕是下品下生,只要从莲华出来,都是跟这些圣人在一个地方。“众圣同处”,怎么才能去得了呢?那就非少善根是不能往生的。这就是《阿弥陀经》讲的,非少福德因缘,不得往生。在修行层面一定要“若一日”到“若七日”执持名号,执持名号一定要符合一心不乱的标准。






这是大佑法师的疏文,传灯法师有钞文就对这个疏文进行一个诠释。下面会解释“题”,就是《佛说阿弥陀经》的题,因为这还是序文,以后在《圆中钞》的正式解释经文的时候,还会有对这个经题的解释。经题解释又分为五重玄义,分为五章,后面会有正式的解释。在五重玄义里面也会谈明宗。明宗是“以信愿净业”作为《阿弥陀经》的宗要。这样在序文里面就概括地根据经文来表达法义,这个法义就非常概略地叙说一下。这里只是说净业,净业主要是谈修行方面的,执持名号。其实谈“三要”就是谈信愿行,这里把“行”作为净业——修净土的业,正业就是在执持名号。所以,用这个正业来含摄信愿。



疏文的第一句“众圣同处”,这是概述《阿弥陀经》里面讲,“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又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之所能知,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又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众圣同处,是根据《阿弥陀经》的这三段经文来概述的,在《无量寿经》里面讲得更详细。就是众圣指阿弥陀佛座下的这些弟子——声闻、缘觉、菩萨、天人。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无量劫以来随形九法界,跟所有众生结下深广的法缘,所以一旦他从法藏菩萨自然成为阿弥陀佛的时候,原来因地当中所结缘的这些众生都纷纷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座下的声闻弟子都是无量无边。



这些声闻弟子都是证得阿罗汉果的这么一个水平,那数量之多,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包括蜎飞蝡动的——就是像大目犍连这样的神通,坐在一起来计算这个极乐世界的声闻弟子有多少,是算不清楚的。声闻弟子非算数所能知,诸菩萨众也一样算不清楚,那就很多了。这是说明弟子众圣之多。






而且,这么多众生一去了都是阿鞞跋致,这个就是不可思议了。“众生生者”,比如我等众生都是业力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断,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从莲华出来,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菩萨。阿鞞跋致,用通途佛法来说,就是破一品无明以上的,就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才能称为阿鞞跋致。那一去就是这个水平。而且在阿鞞跋致的菩萨当中,更多的还有一生补处菩萨,那是相当于现在的弥勒菩萨这个位次,转生就成佛的。这样的数量之多,也不是算数譬喻所能知,“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甚至这些都是初会的圣人、众圣都这么多,更何况十劫以来无量的法会。



谈到这些众圣这么多,那释迦牟尼佛劝勉与会的大众:你们闻到这样的法义、经文,就应当发愿,要往生净土!为什么要往生净土?由于一去就能跟这些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不简单哪!诸上善人就指等觉菩萨,你一往生就跟等觉菩萨在一起,跟他们把手同行了,天天同修一行,同证一果,同成佛道,同度众生了。






如果我们不去往生,我们在这个世间,还见得上等觉菩萨吗?梦到梦不到啊!能跟这些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说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等于往生到上三土。所以,四土是有圆融在一起。俱会一处,这个“处”就是作为一个依报的环境。依报环境跟正报的心性是不二的,俱会一处,换句话来说就是俱会一心。一心,从教主层面,是阿弥陀佛的清净心;从佛心和众生心平等不二来说,俱会在我等众生本具的法性的心——自性清净心。所以,它就能够快速地破无明,证佛果。这是解释“众圣同处”。



“非少善之得生”。第二句就是引用经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么胜妙的,那肯定不是少善根福德能够生的。但是怎么理解多善根、多福德呢?相比,既然少善根、少福德往生不了,那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胜妙因缘才能往生。这两句话是同时成立的。什么叫多善根、多福德?实际上,能够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无上因缘。不是说,要多善根,我赶紧要六度万行;要多福德,我赶紧去建塔建庙。当然能做这个也很好,但不是往生的正因。往生正因就是信愿称名,能够信愿称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胜妙因缘。这样理解就正确。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众圣同处,非少善之得生。七日持名,在一心之不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