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一信之后,永不再疑(上)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64
威望: 1456 点
金钱: 29322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335(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2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0 21:58

0 一信之后,永不再疑(上)

一信之后,永不再疑(上)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一信之后,永不再疑


第二讲之


信愿行








三、一信之后,永不再疑(上)



这“一信”极为难得,在无量劫永不休止的轮回当中,我们对净土法门从来就没有过这一念的信心。吾人内心充满着无明黑暗,充满着世间的恩恩怨怨、贪瞋痴慢疑,所以这一念净土的信根、信力出不来,完全被障蔽了。但是在今生,借助宿世的微少善根,我们忽然闻到了净土法门,并且产生了一念信心。这一念信心的产生,由于是猛然间听到,没有经过逻辑思维,所以是自己的善根发露,是自性般若智慧的闪现。






这是整个自性清净的善根和超越性的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忽然契合,就像是触电之时,冒出火花。此刻,深层心性中涌出信心。这个信心是现量的,并没有经过考虑。一考虑就不行了,怀疑又会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所以,我们要尊重这稀有难得的现量的一念信心。这一念信心产生之后,更不再疑。为什么更不再疑?因为这一信是在那个难得的、特定的时空点产生的,这个瞬间的碰撞过去之后,我们又回到了日常的心理和思维状态当中,用这样的思维状态再去思维净土法门,就会生起怀疑的乌云,障蔽净信之日。



这就有点类似王羲之写《兰亭集序》,这篇传世之作就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一挥而就的。当时天朗气清,众多有缘人聚会在一起,流觞曲水,王羲之在微醉状态下以草稿的形式写下了这幅作品。事后他一看,觉得不错,就想要写一幅正本,殊不知再写任何正本,都无法超越之前随手挥就的那份草稿。也就是说,只能在那种特殊的状态中才写得出来,而且这种状态稍纵即逝,再也不可逾越,不可复制。






所以要尊重这一念信心,执持住,不再怀疑。不仅要阻断自己的怀疑心,而且也不要受他人的影响,因为有时候别人的怀疑更会引发自己的怀疑。可能有人会说:“你怎么能相信这个?这没有道理。”或“你业障深重,怎么能到极乐世界去?那可是实报庄严土,是法身菩萨才能去的,你能去得了吗?”如果受到这些话的影响,就更认为自己业障太重,去不了极乐世界。但是我们要有信心,要相信这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大恩赐,他就要让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人去,对此更不再疑。



又或者有人说:“虽然经典当中说,我们信愿念佛,当下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就有一朵标着其名字的莲华,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听到这个话,他又会想:“好像确实不太可能,我这一念心怎么能超越到十万亿佛刹之外去?我的名字还能写在极乐世界的莲华上?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有那么高贵。”这就又开始怀疑了。再或者有人说:“你一点福德都没有,到寺院只捐一百块钱,你怎么能去极乐世界?” 可见,各种各样的怀疑纷沓而至。是故,坚固信心,更不再疑,就来得至为重要。






“一信之后,更不再疑”这句话是宋代杨杰居士说的。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不仅研究佛法,更是身体力行地修学佛法,杨杰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杨杰,又叫杨无为、杨次公,是非常著名的大居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通宗通教,曾经参天衣义怀禅师,有一次登泰山时看到日出开悟了。他在宗门下是有资格上《传灯录》的。他的母亲去世后,杨杰居士在家里丁母忧三年,阅《大藏经》,对净土法门产生了信心。之后,杨杰居士就常常画丈六的阿弥陀佛像,而且无论到任何地方做官,都要随身携带阿弥陀佛像来供养和称念。临命终时,他感得阿弥陀佛前来接引,临终时他说了个偈子:“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这个偈子有着禅和净的特点。其中前四句带有禅宗的意味,对生死要勘破它的梦幻泡影,也没有什么恋,也没有什么舍,在太虚空当中,这些“之乎者也”都如空中之花。因为宗门下认为,有所念之物,或者心外有所求之物,那都是著相,都是错。依这样来看,建立心外的净土,包括念阿弥陀佛名号,也是举心就错。在后两句中,杨杰居士表达了他的净土情怀,他能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也因此就能念佛感阿弥陀佛前来接引。不将错就错,就一错永错;将错就错,就得到大安乐。






莲池大师在《往生集》中对杨杰居士都很赞叹:“我希望天下所有的聪明才士都能像杨杰居士一样,成就这一错也。” 杨杰居士相信净土法门后,就随分随力地去传授。他有一个同僚,做司士参军,叫王仲回,他在杨杰的启发之下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并开始念佛。念佛一段时间后,他向杨杰请教了一个问题:“念佛如何得不间断去?”从一般的立场来看,这是在问念佛功夫上怎么才能不间断。但是杨杰居士并没有跟他讲念佛的功夫,而是说了这句话:一信之后,更不再疑。产生这一念信心之后,不要再去怀疑,就可以。王仲回也很有善根,听了之后欣然而去。



不久,杨杰做了个梦,梦见王仲回来向他致谢,说:“因蒙你的指示,我得大利益了,今已生净土矣。” 后来杨杰见到王仲回的儿子,问起他父亲往生时的情景及时节。原来王仲回听了杨杰的话之后,就欢喜念佛,毫无怀疑,临命终时预知时至,遍告亲友他要往生了,最后是正念念佛往生的。而且,王仲回往生的时候,正是杨杰居士得梦的那一天。
山野老朽
级别: 高级版主

UID: 47418
精华: 1
发帖: 1704
威望: 485 点
金钱: 21840 RMB
贡献值: 1 点
好评度: 202 点
在线时间: 13318(时)
注册时间: 2010-09-13
最后登录: 2024-05-13
沙发  发表于: 2021-12-01 12:32

南無阿彌陀佛🙏🙏🙏
楼主留言:
阿弥陀佛
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一信之后,永不再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