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54149
精华: 0
发帖: 1999
威望: 474 点
金钱: 2488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1 点
在线时间: 25793(时)
注册时间: 2011-01-12
最后登录: 2024-10-16
楼主  发表于: 2016-05-21 10:42

何野云

(转):何野云,原是一名生于元末、活动于明初的道人——邹普胜。他精通玄学,善卜天机。元末时他下山参加了红巾军陈友谅的队伍,和朱元璋率领的、刘伯温当军师的起义军,互相争夺天下。两军相争,邹普胜为陈友谅出谋献策,打了99次胜仗,但最后一次,即1363年4月至7月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却战败中箭身亡。朱元璋做了大明开国皇帝之后,刘伯温曾极力推荐邹普胜入朝当官。但邹普胜自兵败之后,早就看淡仕途,云游各地。他隐姓埋名,取野鹤云之意,自名为何野云,以其青年时期所习天文、地理、土木建筑技术谋生。

明洪武年间,何野云流落到了潮州府地界——主要是潮阳,为人营造阴宅,指导建筑风水,成为名噪一时的地师。何野云虽然技术高超,在民间做了许多好事,但因其性格乖僻,师傅不随主人意,所以有时主顾不多,衣食难保。据说他有时候哼着“人生在世不得意、牵动长江万里愁……国山河在……”等词句,穷困潦倒地地各处流浪。

相传,何野云有一次在山边破庙避雷雨,想起当初他下山时,师父曾吩咐:“有光者,可辅助之”,他投友谅时 把友谅理解为“月亮”(即“光”);直到朱元璋扯起大明旗号,他才知:“明”者,日月齐辉,才是真正的“光”。此时,恰遇一仙女从天而降,他遂向其倾诉错投陈友谅致败,天下为朱元璋所得的懊丧情绪。仙女正色道:“陈友谅得胜之后,只思荣华,你身为军师未能谏阻即为失责,岂能怨为天道不公?”说着将一袭仙衣披于何野云身上。

从此,何野云披上仙衣,继续他的道家营生,且屡有灵异传说。外人见其衣上虱母跳, 便称他为“虱母仙”。据说虱母仙逝后,被玉皇上帝封为水神、管理潮州江河。就这样,从邹普胜到何野云,再到虱母仙——一个由人到仙的过程就完整形成了。这就是潮汕民间崇拜“虱母仙”的由来。

个人作品

按光绪十三年(1884)《潮阳县志》卷十三杂录篇中的原文记载:“明初有虱母仙者,精于青乌之术、至潮阳为人择地,而多不扦穴,听人自得之,矢口成谶,后吉凶皆如券,每遇其蹲坐处,则多吉地,故人往往阴识之以为验。或曰:即何野云也,从陈友谅而败,佯狂来此,然终不得而详,居止无定,多在凤港卢家,其乡外有冢累然,传为所葬处。”据清《凤港卢氏族谱》载:“明四世祖,讳宽,字似鹄,居士。……公葬南山马脚埔内观音岭,一名飞凤地;氏葬临昆山石壁岭,土名鸡母石。此二墓相传何讳野云先生献图。”先师“常住我四世祖家中,后化身,骸骨埋凤颈下手砂。”凤港乡亲至今还留传虱母仙的遗诗:
  何人知我赞帝乩,
  野鹤高飞到此地。
  云开见出龟眼像,
  逝后方知吾是仙。

民间传说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何野云从江西徒步到潮汕,隐居海阳县、揭阳县、潮阳县一带。流传许多为民做好事,还替人看风水,治病,惩治“地方恶霸、神棍”,戏弄俗僧等传说故事。

红泥传说

时达仲夏之际,酷热难当,肚饥口渴。行至‘下尾’之地,向村民求水解渴,遇求者皆不给,甚者斥之赶之。

至路口,见两母子于田间忙活,收成却颗粒可计,奇之?母曰:命贱,辛苦作物果无几。云曰:远处红泥可作物,取之,自是丰收也。

母随云所指,果见远处七座红色泥土。来年果见大丰收,村民问之,后争先取之远方红泥。无知愚民,焉知此乃七星伴月之局,故之,局破也。

杭美传说

野云延路至杭美边界处(现杭美一组近水库处),遇一妇人挑食物,故向其讨水解饥。妇人曰:现正中午,杯水焉能充得饥,此有食物,尽量充饥。云问:不知家住何处?妇人指向杭美方向答之:前面乃贱妇之家,夫姓陈(古时女子以夫为大,必报夫姓)。云至杭美,益觉此村民风古仆,又念与之故主同姓,时觉应益此村。

观天象,测风水,终至杭美龙脉处建成一座祠堂,祠堂前挖五个池塘,一片平原,对‘头劲山’案床石(子孙必能出将入侯)。取意:明堂容万马,声名甲天下。时祠堂正门一开,‘仙埔’鸡犬难出声。并察知杭美乃为牛地,故于‘坑仔’处建一座庵堂,时刻敲钟醒牛,取意:晨牛听钟。后于四组处(现佳伟新家外边的小水沟)安之牛心肝,现局已破。祠堂成之,云游至‘赶尾(坂美)’后无踪。

兵营传说

相传何野云曾云游至惠来县兵营村(原名登瀛村),恰巧村里正给村寨安装寨门,明明已选好“分金”,却如何都按不上去,这时有一老者路过,且衣衫褴褛,满身跳虱,讨要一碗水喝,村老热情款待。喝完水之后,老者搬一交椅放在门前,边走边云:照此分金按门,若我有回则要重谢土神,若我没回,世代不需敬土神。说也奇怪,照交椅的分金,门很快就装好了。之后,兵营村民建房从不谢土神,亦可边建边住。从此村民将其供奉为保护神,且建有神庙,历时几百年,建筑犹存,香火旺盛
[ 此帖被独行千里在2016-05-21 10:4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金钱:+100(林幽) 精彩故事
  • 金钱:+100(荣昌四少) 谢谢分享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54149
    精华: 0
    发帖: 1999
    威望: 474 点
    金钱: 2488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1 点
    在线时间: 25793(时)
    注册时间: 2011-01-12
    最后登录: 2024-10-16
    沙发  发表于: 2016-05-21 10:49

    民间趣闻


    坑水变酒嫌无糟
    传说明代洪武初年,揭阳地美都大湖村,地居海阳、揭阳、潮阳三县官道经过之交叉口,村里有个姓柳的大姆在这里开了间小食店。这柳大姆虽然手脚利索勤快,可生活却十分清苦。

    一天晌午,来了一个邋遢老头,头戴斗笠,身披破袄,肩背渔鼓,来到食店不远处,便坐在一块大石上弹起渔鼓,唱起道情来,引得小孩们都来围观。那老道唱完道情之后便喝起坑水来。柳大姆十分可怜他,盛了一碗粥给他吃。老头吃完后笑着说:“好!好!好人必有好报。”随后,便脱下破袄来捉虱子,送入口中啃得哔哔响,引得小孩子们一阵哄笑。

    自此,这怪老头两三天便来一次,每次都是坐在大石上吃柳大姆给的粥,吃后便捉虱。

    有一天中午,老头吃了柳大姆的粥之后竟问起柳大姆要不要卖酒食?柳大姆说要是要,只是无本钱可贩酒来卖。

    老头见说,便叫大姆取来一个大水缸,随后到后面山坑引来清水,流进水缸里就变成香喷喷的水酒。从此,柳大姆便卖起好酒来了。家境渐渐宽裕起来。

    家境一富裕,柳大姆也就不象从前那么勤快了,竟买奴使婢起来。

    有一天,村里有人来向她买酒糟养猪,而她却无酒糟可卖,便埋怨起老头单给酒,不给糟。要是两件都有就更好赚钱。

    第二年春天,怪老头从这里经过,柳大姆一见,急忙走过去拉住他,要他给酒糟。老头笑着说:“好!你要糟就糟。”说完便向后山坑走去。

    老头去后却不见转来,柳大姆忙叫人到后山去看看。只见石侧堆着一堆酒糟,石上留着一行字:“婆心比天高,坑水变酒嫌无糟。”下边写着“虱母仙”三字。这时,人们才知那怪老头原来是虱母仙。

    从此,柳大姆酒缸的酒就依然成了坑水,一点酒味也没有了。因此,“婆心比天高,坑水变酒嫌无糟”这句话,就成为讽刺贪心之人的俗语。

    孝子坟的由来

    话说虱母仙从大湖出来后,经过江厝辽落柴桥过横山来到水磨潭西面巨石上。向南望去,只见前面一道横龙挡前往去路,他便磋在石上细看,这条龙脉自西将军峰而来,好似一副马鞍,看着看着,失口赞道:“真好地方也。”虱母仙这一声赞叹,正好给东面李王村一人听到。此人名叫王佛成,是李王村房老,为人刁钻,为富不仁,村民暗地里叫他“王不仁”。王不仁听到赞叹声,抬头望去,只见西边石上一人身穿破袄,脚着草鞋,有点象乡民传言中的“虱母仙”。听说“虱母仙”蹲过地方是仙迹,乃是活地,常人得之,财丁兴旺。他想到此正待再看一眼,可那人已不见了。王不仁更坚信此人便是虱母仙,来去难寻其踪。为了得此仙迹,马上回家,想办法做个记号占住此地。

    王佛成回到家门口,刚好是儿子捧汤药给母亲服用。此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叫儿子暂慢送药,儿子也就转身把汤药放回原处。王佛成赶忙到药坊买来砒霜,置于汤药之中,再叫儿子给家母吃。就这样母亲服药中毒身亡,王佛成连夜把母亲尸体埋葬在水磨潭大石顶虱母仙蹲过地方。从此,石上出现了一口灰坟。后来王佛成害死亲娘的事传扬出来,人们反其义给这考灰坟称为“孝子坟”。

    榕竹

    在大南山北背下面一些乡村,每到元宵佳节张灯时,还要在门顶挂上一把榕(念“成”)竹枝叶。
    相传元末农民义军四起,江南陈友谅有军师何野云辅助,所向披靡,长驱来到潮阳境内。正月十四日早,有一女子来到义军营帐,哭求义军救她一命。这女子原是富豪之婢,富豪闻知义军到来,畏惧家户被抄,暗中派人与元军联络,准备将婢子献与元军首领为妾,婢子闻得风声,便夤夜赶来义军营中,请求救护。陈友谅得知此讯,怒拔宝剑,下令出兵擒拿富豪,进击元军。那女子纳头便拜,感恩不尽。
    传令中军正待离帐时,突然那女子跪禀道:
    “义军怜弱抗暴救奴婢一命,奴婢当衔环结草报答。只是奴婢邻里乡亲皆是善良之辈,恐怕义军到时,错遭连累。望三思而后出兵!”
    陈友谅听着,紧锁双眉,按剑不语。这时,军师何野云上前说道:
    “此事不难。你回家之后,可告知乡亲良善之辈,在门上挂上榕竹枝叶一把为记号,义军见有榕竹者便不进门惊扰为是!”
    “好!”陈友谅嘱咐那女子急速回家,暗中依军师之计而行。
    正月十四日下午,陈友谅义军攻打元军,擒捉富豪。面对门上有挂榕竹为记者果然秋毫无犯。从此,每到元宵佳节,这一带乡民在张灯时,也在门顶挂上一把榕竹叶。

    仙名

    陈友谅兵败,何野云改名易姓,潜于民间,靠年青时所习天文地理、土木建筑技艺谋生。然而民间多不知他身怀诸技,问律乏人。何野云收入稀微,饥一餐,饱—餐,衣不蔽体,穷困潦倒。
    一日,有人请他上大南山择风水墓地。到了山上一看,主人聘来三个风水先生。其余两个是南郭先生,但口若悬河,衣着过人,深得主人赏识。何野云虽有见识,只因鹑衣百结,却被冷落在旁。一气之下,跑下山来。
    谁知天不作美。乌云满空,霹雳一声,雷鸣雨至。何野云没法下去,只好闪进山边破庙避雨,浙沥浙沥,雨似连珠下个不停。何野云一早米粒未进唇嘴,身遭雨淋,又饥又寒。—不由自主晕眩于神坛之下。
    叮叮当当,佩环响动,暗香阵阵,袅袅飘烟,哎呀!一位仙女冉冉从天而降。
    “仙女在上,受何某一拜!”
    “何野云,你好大胆,当今朝庭要捉拿你,你还敢在此抛头露面!”
    “仙女指点,感恩不浅。只是何某原思替天行道,今日却落得如此境地,上苍实是不公!”
    “此话怎讲?”
    “仙女有所不知,何某自幼攻天文,观得元室气息奄奄,江浙上空,紫微星亮,正应在陈友谅身上,故而投奔于他。孰料天下为朱元璋所得,陈友谅失败,何某落魄,岂非上苍不公么!”
    “这个!何野云你言道差了,枉你熟习天文,却不晓得帝王之星轮转之中,六十回中有一遭是天狗星犯紫微星君么?陈友谅虽是紫微,此番却是天狗星得正位哩!”
    “啊,原来这等!”
    “再说,天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凡事还需世间而论。陈友谅得胜之后,只思荣华,你身为军师未能谏阻,已误众望。朱元璋救民于水火之中,惩恶扶弱,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可说是上苍不公么?”
    “仙人明鉴,学生吧服。只是我今潦倒至此,难关重重,万望仙女指点迷津!”
    “善哉!今赠你仙衣一件,饥时可从衣上取物充饥,平日穿着于身,可隐变形骸。望你扶危济困,造福黎民。”说完驾着祥云,冉冉升腾上空。
    何野云睁眼细看,那里有仙女影子,方知是南柯一梦。坐起定神之后,果然身边有一破衣,衣上虱子争跃,伸手一抓,却是芝麻一把,于是急送进口中充饥,抬头一望,见神坛之上有“九天玄女”神位,方知是仙女为之指点迷津,纳头便拜。
    从此,何野云披上仙衣,外人见衣上虱母乱跳,便称何野云为虱母仙,真名倒被人忘却了。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54149
    精华: 0
    发帖: 1999
    威望: 474 点
    金钱: 2488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1 点
    在线时间: 25793(时)
    注册时间: 2011-01-12
    最后登录: 2024-10-16
    板凳  发表于: 2016-05-21 10:50

    虱母仙和仙城的传说
    虱母仙从大南山下来后,便住在山门(今闻光)村,帮助建寨门了。虱母仙在建寨门之余,想起应该为这里的人做点好事,摸摸袋里有水银杉种子,于是便在邻近播种,至今,闻光乡里的水银杉,听说便是当年虱母仙种植的呢!
    虱母仙建寨门,不但画图纸,还动手帮助施工,和主人越来越熟悉了。主人问他喜欢吃什么东西,虱母仙从江浙来,江浙习惯烧乳猪,虱母仙以为熟人有话便直言,说要吃烧猪。并且亲自动手烧乳猪吃。主人当然满足虱母仙要求。一日,主妇偶然来到虱母仙住处,见他将乳猪杀得嗷嗷叫喊,于心不忍,告诉丈夫,靠这个人是不能建出好寨门的!理由是杀乳猪无好头彩,不吉利。主人听了妻子的话动摇了,便封了几两银子将虱母仙辞退了。闻光寨门只建一半,传说便是当时留下来的呢!
    山门辞退虱母仙,虱母仙立即被虱城聘请来建“城”了。虱母仙来到这里,便把吃烧乳猪习惯改掉了,用心测量,绘图。他计划用一百方墙筑接,围成一个圆形的城寨。主人看了图纸,十分满意。虱母仙便亲自参加合灰沙土,指挥筑城。
    开始邻近乡村没有什么新奇的看法。后来一方方城墙按起来,有一些人便感到惊讶:了不得!城若建成,地理且不说,就实际来看,固若金汤,可守可攻,不简单。
    不知是谁到官府告密,说是虱母仙建城是图谋反,于是官府便下测禁止建城,这时,百方城墙已筑了九十九方,无奈只得停工,至今仍没有补上。因为城是虱母仙主持建筑,后人便称这个乡里为仙城了。

    仙泉

    虱母仙建仙城未竣工离开之后,踯躅来到了河浦迭石山下,徘徊之际,猛然见林中有一妇女正往树上结绳,准备上吊。虱母仙一见,非同小可,急急赶到树下,轻轻喊了一声:
    “大嫂你这是——”
    那妇人闻得背后有人唤她,猛地回首,见是一个衣着邋遢的男子,不得不转身回来答应:
    “大哥,我可没法活下去了!”
    虱母仙细问之下,方知是大嫂新寡,守一幼儿,耕种数亩水田。因天久干旱,禾苗将枯,水源被强人霸占,看看此造收成无望,便寻短见:虱母仙晓得劝说不易,心生一计,说:
    “大嫂,我口渴难耐,烦你烧碗开水解渴”。
    那妇人看这邋遢男子在旁,短见已寻不成,倒不如做件好事,转身上山寮烧开水去了。
    等到那妇人捧着开水来到田边时,满田灌满清水,好了,禾苗得救了!
    “大哥!大哥,开水烧好了!”
    任凭妇人叫喊、寻找,不见邋遢男子身影。他放下碗,到田边一看,田塍一个小眼里清水汩汩冒出。妇女恍然大悟刚才这是遇见神仙来救活禾苗。救活她一家!
    原来泉眼是虱母仙趁大嫂烧开水之时,用拐杖捅开的!后人便称此泉眼为仙泉

    澄海鸡肝散与虱母仙

    有一次,他云游至海阳县(澄海县前身是海阳县),县中各商贾头家,闻风而动,期盼虱母仙能为他们看看风水,旺财旺丁。但虱母仙神龙见首不见尾,难觅踪影。一日午后,澄城一药行老板正在修葺他的药店,他正想择一个吉日良辰新开张。正在这时候,一个游方道士踏进药店内,身上披着一件满是跳虱的道袍,正是虱母仙。药行老板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连忙招呼道长上坐并泡茶奉饮。三杯茶后,老板恳请虱母仙为其药店开张选时择日。虱母仙答应了,他环视四周,说了一句话“日照萧墙(照壁)便为药店开张之时!”即刻飘然而去。
    药行老板大喜之后却是大失所望,因为药行附近有一棵百年古榕,树叶茂密繁盛,遮挡阳光,日头照不到照壁!但老板转念一想,既然虱母仙说了,自然有他的仙机。即叫家人备好鞭炮,随时准备燃炮开张。连等几天,无动无静。有一日,正是黄道吉日,街坊们都在这个日子做好事。巳时时分,一客人扛一铜镜给亲戚娶媳妇相贺,打从药行门口经过。时已近午,阳光猛烈,一映射,一束阳光竟然照到照壁上!老板大喜:“此乃天意也!”立即吩咐鸣炮开张!此家药行经营的是“鸡肝散”,鸡肝散乃滇香薷、四棱蒿磨粉制成,因颜色有点像鸡肝,故称鸡肝散,有清热解毒,止血镇痛的功效,能治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风火牙痛等炎症,对治疗小儿疳积有特效。
    据老辈人相传,澄海此家药行的鸡肝散疗效显著,其全盛时期,奴仔疳积,其父母将其抱至药行门口,即愈,甚是神奇。百姓皆云此乃虱母仙注意到海阳县小孩多此病症,特出手相助!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54149
    精华: 0
    发帖: 1999
    威望: 474 点
    金钱: 2488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1 点
    在线时间: 25793(时)
    注册时间: 2011-01-12
    最后登录: 2024-10-16
    3楼  发表于: 2016-05-21 10:51

    碧川奇遇何野雲

    明朝初期,仙城一带有一个小村庄,村中有户姓赵的人家,历代单丁,当家主是赵二世。由于这里地处偏远,所以,虽逢战乱,生活却是平和宁静。
    赵二世仅有一个儿子,名叫碧川,自幼体弱,却也生得眉清眼秀,聪明无比,由于单丁,父母更是视为掌上明珠。赵碧川性情奇特,从小喜欢读那些传奇文学,故也喜欢结交奇人异士。一日,碧川在南山上的樵子朋友处吃完晚饭,信步下山回家,行至中途,忽觉浑身疲劳,双眼铅坠,便模模糊糊地找了个清洁之地,想躺下安歇一会再上路。躺下之后,触体之处,温凉无比,隐约觉得这是村外的麒麟石。迷迷糊糊中,耳边突然响起一阵哈哈的狂笑声,只见一个蓬头垢面、鹑衣百结的大汉手舞足蹈,踉踉跄跄地朝他走来,边走边往嘴里灌酒,口中断断续续地唱着“莲花落”的叫化小调,右手还不断地搔头发,并把脏兮兮的大手往嘴里塞,“啧啧”有声,似极满足…… “你是什么人?”碧川心里虽惊,但毕竟异于其他孩子,表面装做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先生,您是什么人?从哪儿来?到何处去?” “我是什么人?哈哈哈……”狂笑声不绝于耳,鹑衣大汉又灌了一大口酒:“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哈哈哈,哈哈哈……”。“砰!”高大的身躯突然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好舒服啊,好舒服……国破山河在……可惜啊,可惜……呜呜呜!”他猛然大哭起来。这一哭,有如山河崩裂,大海咆哮,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鬼泣神惊…… ,赵碧川越瞧越惊,越瞧越奇,最后竟连惊奇都忘了,只觉得此人好生悲苦,竟不知不觉地跟着大哭起来!

    “你哭什么?”鹑衣大汉突然止住哭声,大声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啊!我只觉得你哭得好凄惨,所以也不知不觉跟着哭起来……,哦,对了,你又哭什么?” “我?!哈哈哈……人生在世不得意……牵动长江万古愁……哈哈哈——呜呜呜——”又笑又哭,狂态百出。 碧川瞧得眼睛都直了,但又不敢打扰他,只是不解为何把两句不同出处的诗句会凑在一起,而且还改了字,“人生在世不得意,牵动长江万古愁……”什么意思?什么事使他如此失意?且气势如此之大?“万里愁”为何要说成“万古愁”?正沉吟间,突见鹑衣大汉右手在头上搔了搔,抓了一把东西放进口中大嚼起来!碧川心中暗暗称奇,到底是什么东西有如此美味,让这大汉吃起来如此心满意足?仔细一看,这哪里是什么美食,分明是一大把活生生、脏兮兮的虱子!骤然间,他不由得“妈呀”地大叫一声!这一吓不打紧,整个身子都滚下了大石,伸手抹抹冷汗,抬头只见星孤月黄,磷火点点,哪里有什么鹑衣大汉,原来竟是一场大梦!正在暗中啧啧称奇,突觉自己身体下面的土地动了动,低头一看,又是“妈呀”地大叫起来,原来自己滚下麒麟石,正巧压在一个人的身上,细细一瞧,哎!这不是那梦中的鹑衣大汉又是谁?这番折腾,直吓得赵碧川惊绝欲倒,浑身无力! “您,您老人家是谁?” “我?我会是谁?你怕了是不是?听说你喜结奇人异士,胆子奇大,原来都是屁话!” “谁说的?我只不过是想认识您的大名而已。”语调已不再惊惶。“那你是不怕了?” “有什么可怕的?” “好!相逢何必要相问,野鹤闲云任逍遥……你就称我何野云吧!”

    这何野云曾是元朝末年起义军首领陈友谅的军师。推翻元朝统治者之后,义军内部发生内战,陈友谅与朱元璋先后大战小战九十九次,而这九十九次都胜利,唯最后在长江一战惨败身亡而告瓦解。何野云失意之余,心灰意冷,流落江湖,大叹时运不济,整日以酒为乐,不修边幅,满身虱子。但他本乃奇人,懂土木,深识奇门异数之术,沿途有意无意间给不少人指点迷津,居然无不应验。
    不久,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由于他生了一身虱子,又自诩仙人,人们便戏称他为“虱母仙”。据传后来他真的修道成仙,仍称“虱母仙”。说来也巧,虱母仙流落到成田一带,听得南山脚下有一奇子赵碧川,喜交奇人异士,便有意前来与其结交。这一日黄昏,虱母仙来到南山脚下,见一少年男子,相貌与人家所传碧川一模一样,于是施展一下手脚,使赵碧川昏沉欲睡,并托梦相遇。因见这孩子虽多番受吓,却无惧意,不由得心中欢喜,便有意授恩于他,于是在碧川的热情邀请下,便在赵家住下。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54149
    精华: 0
    发帖: 1999
    威望: 474 点
    金钱: 2488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1 点
    在线时间: 25793(时)
    注册时间: 2011-01-12
    最后登录: 2024-10-16
    4楼  发表于: 2016-05-21 10:52

    赵氏宗祠

    赵二世爱屋及乌,何况儿子领来类似虱母仙这样的人物来家已不是第一次,故而对虱母仙同样热情接待。

    不过,不同的是,其他人一般住一二天便离开,虱母仙却一住就是三个月。三个月来,虱母仙的狂态已收敛不少,但仍是不修边幅,半夜里忽哭忽笑,哭时便念“牵动长江万古愁”,于是邻里无不厌之,好在虱母仙司空见惯,泰然处之。 闲着无事,虱母仙除指点碧川读些玄书外,便是有事没事地到周围各处走动。又三个月过去了。一晚,星光灿烂,清风徐来,虱母仙与赵氏一家在房前空地聊天,半响,突听得赵二世叹息连声,虱母仙便问:“老当家,你衣食不愁,何故叹息?莫非是我虱母仙在此碍眼么?我打算明天就走。” 赵二世听后忙说:“先生千万别误会,老夫虽不富裕,但还过得去。只是刚才听先生谈起碧川这孩子,无意间触动一桩心事……”

    “哦,那……什么事?当家能见告么?也许我能帮忙一二。”“多谢先生。只是……唉,难哪,难哪!” “到底是什么事啊?”“不瞒先生说,我家世代单丁,人口不旺,何况碧川这孩子,自幼体弱,但聪明过人,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叫做‘早出日头不成天’,我怕、怕……唉!”“哦,原来是这回事。”虱母仙哈哈大笑:“无妨,无妨!碧川这孩子,我已给他喝下我特制的药酒,体质定能强于常人,活到百岁是无问题的,至于这人丁么?这里的环境我都观察过,我看还是建一祠堂好。” 虱母仙的大名,赵二世已有所闻,于是便探问道:“先生认为何处可以建祠?”“鸭棚之地。”“鸭棚之地?” “是。此处乃卧虎藏龙之地,面朝东海,旭日初升,建祠之后,四代后便是日光灿烂时。”于是,虱母仙便着手为赵家兴建赵家祠堂。(在仙门城乡友南村老寨内,现仍可看到当年虱母仙所建祠堂的原型。)祠堂建成后,虱母仙又在祠堂四周筑起九十九方寨墙,又称城墙,并依据地理,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开了三个城门,称东门、南门、北门,唯西门不开,有人说这就是“仙门城”的来由。 城墙筑成之后,据传,凡在这里居住的其他姓氏人家,有的迁搬,有的入并赵氏一统,是故仙门城至今仍是赵族一姓。

    双凤朝案

    赵氏宗祠建成后,赵族人口逐年兴旺,虱母仙为报知遇之情,便继续着手为赵二世物色生基(为生者先行筑造坟墓)。
    跑了九十九天,相过九十九处地方,虱母仙没有一处觉得满意,每次看后都摇头不语。某日,已是第一百天,虱母仙信步前往平田一带。时值开春,万物复苏,天地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远望群山,起伏连绵,面对着这大好河山,虱母仙竟然痴了。他想起长江一战,不觉悲从中来,脱口而咏起“……牵动长江万古愁……”之句来。也正在这时,突来一声鸟鸣,这鸟声悦耳动听,虱母仙不由得心中一动,抬眼寻去,猛然心头一震,欢喜欲狂,多日来的苦苦追寻,竟靠这一声鸟鸣的牵动之功而获得!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虱母仙转过头,擦亮眼睛,仔细望去,欣喜地自语:“不错,难得的生基。乍看,似是一般的丘陵,但细心一看,这每一个丘陵都各有造型。眼前的正前方凸起的部分,正似一只樟木做的香案,左右的各个起伏的丘陵,并在一起,宛如展翼双飞的彩凤…… ,好一个双凤朝案!虱母仙高兴得脱口而出:“凤朝案来,可得妻家财。”果然,几年后,刘氏一女嫁往赵家,嫁状便是粮山连绵六千多平方米的山林果地,自此,定下了仙门城赵氏基业。

    虎山石亭

    赵二世西去,碧川三世当家。是时碧川已生下四子,碧川与野云交情亦非泛泛。而朱王朝掌政,日趋巩固,何野云复国无望,于是,更放情山水,修心养性,以求成仙。偶尔路经赵家,便盘住数天。碧川对何野云殷勤招待,何赵交情日深。二十年后,碧川四子俱已成家立室。而何野云却一别二十年未现踪影,赵氏一家甚是思念。一日,碧川父子正在聊起虱母仙的种种好处,突闻门口,有人夹笑夹语道:“故人到,怎不远迎?”碧川一听,喜出望外,知来者正是虱母仙何野云,于是,连忙招呼儿媳出门相迎。宾主坐下,不等主人开口,虱母仙便抢先对碧川言道:“小兄弟,承蒙你父子当年不弃,见留于我,我何某口里不说,心里可着实感激……”此时,虱母仙已有一百几十岁了,而碧川也已近百岁高龄,但虱母仙仍称碧川为小兄弟,真是够有意思!虱母仙这样对碧川说:“小兄弟,你赵氏财丁中兴有望,我何某心中欢喜,今日专程赶来,是为你了却最后心愿。” “最后心愿?” “是呀,心愿了却,何某就要去蓬莱访仙了。而西去之期不远,不是最后,是什么?!”  

    于是,虱母仙便在外粮山为碧川物色了一处风水。取名虎山。风水刚物色好,碧川便撒手西归。虱母仙继续为碧川打理后事。坟墓造成,又在坟前建了一个石亭,据说,这是虱母仙根据风水地理相辅相克原理特意筑造的。又据传,虱母仙在建亭时,经过推算,预知石亭必毁于数百年后一姓郑的人之手,于是在建亭时,有意安下双重石碑,内刻“建亭何野云,毁亭郑国胜”字样。果然,数百年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部下郑国胜带兵来到内粮山的半天佛峰抗击清兵,适逢巡哨时路经碧川墓前,郑也是深晓地理之人,便着令士兵将石亭拆毁,见内刻有“建亭何野云,毁亭郑国胜”字样,不由得对何野云佩服得五体投地!部下不解,问之,郑国胜答曰:“我不是拜服坟,我是拜服先师之贤矣!”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54149
    精华: 0
    发帖: 1999
    威望: 474 点
    金钱: 2488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1 点
    在线时间: 25793(时)
    注册时间: 2011-01-12
    最后登录: 2024-10-16
    5楼  发表于: 2016-05-21 10:52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4-4-18 16:34 编辑


    何野云想着,当初下山之时,师父曾嘱咐,有光者,可辅助之。他投友谅时就误把友谅理解为月亮(即光),直至朱元璋树起大明旗号,他才知“明”是日月齐辉,才是真正的光。他知道投错了主,但为时已晚,悔之莫及了。想着,想着,此时,仿佛有一仙女冉冉从天而降,何野云便将心中之事对她诉起苦衷来: “何某自幼攻天文,观得元室气息奄奄,江浙上空,紫微星亮,正应在陈友谅身上,故投奔于他,孰料天下为朱元璋所得,陈友谅失败,何某落魄,上苍何其不公!”那仙女却回答道:“何野云,你言道差了,枉你熟习天文,陈友谅虽是紫微星君降世,你却不晓得帝王之星轮转之中,六十回中有一遭是天犬星犯紫徽星君,此番却正是天狗星得正位呢!”“啊,原来如此!”

    —— 术不在人,在天。

    “再说,陈友谅得胜之后,只思荣华,你身为军师未能谏阻,也是失职。这哪能说是天道不公!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你难道不懂么”

    —— 法不在天,在人。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54149
    精华: 0
    发帖: 1999
    威望: 474 点
    金钱: 2488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1 点
    在线时间: 25793(时)
    注册时间: 2011-01-12
    最后登录: 2024-10-16
    6楼  发表于: 2016-05-21 10:54

    民间传说:何野云乃元末明初义军三大首领之一陈友谅之军师,因陈友谅不听野仙师之劝,出兵与朱元璋决战于潘阳湖陈军大败,何仙师因避难保身,南下至潮汕.遂以风水之术名震潮汕大地,至今仍保留许多何仙师大作,如阴宅,阳宅,祠堂等不计其数,造福一方!其仙踪仙迹多为人津津乐道,千古传颂,堪称潮汕第一地仙.  据修仙陵记所载:何仙师享年六十八岁,逝于1393年,此穴位乃仙师生前已相中,身后之事交代于卢家主人,至光绪年间,因兵荒马乱年久失修而破旧,有感于仙师灵佑,众信士于光绪十三年重修其墓,至1996年又重修.
      何仙师之墓位于贵屿镇凤港村.属平洋结穴,坐空向水,穴后为水田,前面满盘逆水,凤港溪大水屈曲来朝,水面阔大且长,水极近,站在穴上只见其水悠悠洋洋,欲去还返,有回顾眷恋之情!平洋以得水为贵,此又为水法中之贵者也.当地人喝形取象为凤颈穴留传至今.仙师之墓属向水攀龙之格,为平洋穴之典范,想仙师一生命运坎坷,心境大起大落,败于水中,葬于水边,逝后被封为水神,一生与水结下不解之缘,造化之奇,令人感慨!
             何仙师之墓为坐坤向艮兼未丑,丁未丁丑分金。井宿十四度,周天坐221度向41度。易卦坐地风升二爻发动变地山谦。丑方来水艮上堂过震宫出巽口。
             以大三元玄空而论:1393为明洪武27年,时为中元四运癸酉年四绿入中。坐坤向艮兼未丑下卦分金,为旺山旺向之局。天盘四绿令星到向,为一贵当权,群凶慑伏。坐山坤方一白,巽方水口八白,收得辅佐之气,乾坤艮巽属天元龙一卦纯清。为形势配合理气最上乘之造法,主发福悠久,三元不败之局!如今在揭阳,芗城,泰国等地皆有仙师之庙宇,且被封为水神。受万世之香火朝拜,与天地同寿!足见此地之美,此穴之真,仙师之能,让吾辈惊叹!
    28水口
    三巽
    63
    八午
    41
    一坤山
    39
    二卯
    17
    四 中
    85
    六      酉
    74来水
    七艮向
    52
    九子
    96
    五 乾

             历经四百多年方见破旧,于1887光绪十三年,换碑重修。时为上元二运丁亥年五黄入中。本山向犯上山下水,但全盘合父母三般卦,主满盘贵人,有逢凶化吉之功,利于平洋穴。坐后低下为水田,天盘收的二黑旺气,向上八白为善曜属辅佐之气,巽方水口四绿为生气星。反以吉论!但乾方为来龙又有建筑物,天盘六白飞临,至六运犯上山,伏吟。于文革期间有被毁坏之迹象。
    74水口
    一巽
    39
    六午
    52
    八坤山
    63
    九卯
    85
    二 中
    17
    四      酉
    28来水
    五艮向
    41
    七子
    96
    三 乾

             1996时为下元七运丙子年四绿入中。本分金属双星会向之局,巧的是凤港村在七运内于仙师墓前面造一大桥,此峦头上属一字文星横过案,符合理气双星会向,有水又有山之妙。仙师之灵已非笔墨所能形容!



    32水口
    六巽
    86水田
    二午
    14水田
    四坤山
    23溪水
    五卯
    41
    七 中
    68
    九      酉
    77来水
    一艮向
    95
    三子
    59来龙
    八乾

            以四大局三合水法而论:坤山艮向,水出巽方,为冲破向上临官,作不吉论,与事实不符。
            以九星纳甲而言:坤山艮向,丑方为巨门来水,艮方为辅弼来水,巽方为武曲水去。断诀如:巨门水来朝曲塘,儿孙世代主荣昌。巨门干净起灰尘,穴内祥烟紫气生。因此儿孙多富贵,出人清奇又超群。此巨门来水及辅弼来水皆以吉论。然巽方水口却以凶论曰:“武曲水去血光死,男女离乡走外邦。”又丑艮巽皆属净阴,合阴向水留阴之说!以纳甲派而言,只巽方水口不吉,余皆以吉论。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54149
    精华: 0
    发帖: 1999
    威望: 474 点
    金钱: 2488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1 点
    在线时间: 25793(时)
    注册时间: 2011-01-12
    最后登录: 2024-10-16
    7楼  发表于: 2016-05-21 10:59

    虱母仙与古墓的传说

    为先人修造此墓。虱母仙详细勘察地形后,为其修成此墓。裔孙对墓地构造建成如此模样,很不顺眼,便问虱母仙:“先生,您造这坟如此奇怪,墓前埕地短狭,到底好在什么地方?”虱母仙悠然地答道:“好在将来扫墓之时,竹箸须用筐箩担来”。因虱母仙精通天文地理,深知天机不可泄漏,而且一方面也要顺其自然,看看这家人家是否真正有此福禄,不便将话语完完全全说明白,只能含含糊糊地这么说,其实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子孙兴旺”。裔孙资质鲁钝,不解个中三昧,反问道:“这埕地狭窄,三个人拜就够挤了,如何摆得下整筐箩的竹箸?”,虱母仙听后,不耐烦地回答道:“也好,那么就三人拜后拜三人吧。”这句话竟然矢口成谶,之后该户人家一代三丁,代代相传,不多也不少。

        锦鹧鸪古墓

        虱母仙何野云精通天文地理,达人知天,隐居潮汕后,以青乌之术行世,为百姓看风水、堪地理、建寨门、修墓穴,造福潮汕百姓,而其师尊更是神通广大,精通青乌之术,是一代堪舆大师,也曾经为潮汕人看风水修坟墓。传说潮阳沙陇著名的锦鹧鸪古墓就是虱母仙之师父所建。

        一日,虱母仙云游至沙陇,天气炎热,爬山走得累了,坐在树下乘凉休息,无意间看见不远山坡处有一座古墓,构建甚是奇特,形似大树枝头栖息着一只鹧鸪鸟。仙师被吸引过去,前后左右细细察视一番,啧啧称妙,对建造此古墓的先贤师尊大加赞誉,并上前由衷地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适逢墓主郑氏的裔孙前来祭拜,该裔孙见虱母仙如此举动,不由得大为奇怪,起先见虱母仙在古墓前后左右来回转悠,还以为是游手好闲者要损坏古墓,但继而又见虱母仙走到墓前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甚是虔诚,更是大惑不解,忙上前扶起虱母仙,问道:“先生何故如此?” 虱母仙答道:“此墓择地极胜,构建奇特,形如鹧鸪,天地人相配,墓主后代子孙必定财丁兴旺事业发达。建此墓的乃是在下的先师尊,如此才华实在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故此一拜乃是拜先师之贤!”裔孙告诉虱母仙此先人古墓名“锦鹧鸪墓”。虱母仙有感于此,遂欣然挥笔为古墓题赠一副对联:“龙虎伏降常不老,子孙拜扫永无疆”。裔孙将联刻于古墓的卷柱,至今尤在。

        兴陇鸬鹚祖墓

        潮阳兴陇溪拍望族黄氏子孙,闻说虱母仙精通风水地理,择地为墓皆为吉地,非常灵验。故备厚礼专程前往野云岩请求仙师下山为其先祖堪舆建造祖墓。仙师感其真诚,算其德行,便欣然答应下山帮忙择地修建祖墓。他到该村后山上转了一大圈后,在一处小山坡上选择了一块地,称该地形如一只鸬鹚鸟,灵气活现,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可将先祖葬于该地,日后子孙必将兴隆。黄氏子孙依虱母仙吉言,择日修建祖墓。后来其家族果然日见兴旺繁荣,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至今在兴陇溪拍黄氏四世鸬鹚祖墓边,还立有何野云仙师的碑碣。

        桑浦山“拍碰坟”古墓

        明初有一户大户人家请风水先生在桑浦山上为祖先择地建墓。但所请来的这位风水先生对风水一知半解,是典型的“肚子饿了胆子就大”,为了糊口而出来当地师的。虽然歪打正着为这户人家择的这块地很不错,却因为定分金不准确,无论怎么建都不成功。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也合该这户人家祖上积德有福得此风水宝地。这一天,这户人家正在山上为修不成墓而发愁,恰巧虱母仙云游至此。他一见此地本来是块好地,却被这名滥竽充数的风水先生所误,建造多日无成。于心不忍,就主动上前助一臂之力。

        当然,虱母仙每次帮助别人时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先不表明身份,而试探对方是否真的有诚意。他一身邋遢地走过去,称爬山至此肚子甚饿,要求主人给他饭吃。主人见他人可怜兮兮,就邀请其入座吃饭。虱母仙为进一步试探,就称他胃口大,必须一人吃一桌饭菜。仆人听了颇感为难,就跑过去报告主人,主人一听觉得奇怪,但见这么一位可怜的糟老头在这深山上要想找一顿好饭吃也不容易,于是就爽快地供一大桌饭菜请他吃。虱母仙见主人有博爱同情之心,已知道这户人家是好人家,必有福气。一大桌饭菜很快被虱母仙吃个精光。只见他饭饱菜足地起身,顺手拿起八双筷子和八把汤勺,走到墓地别具匠心地摆布起来,摆完就扬长而去。大家定神一看,感觉甚是奇特,主人是见过世面的人,见多识广,一见之下明白那是风水格局,再回想刚才此人的衣着相貌,顿时大悟此人就是虱母仙,忙叫人去找他,但已无法找到啦。主人忙叫齐大伙共同研究此八双筷子和汤勺摆出的风水格局,然后按照这个格局定好分金,重新修墓,墓前立三块石碑,每块碑高宽有度,整个格局如同三个人围成一桌在吃饭,墓穴很快修建成功。这就是著名的桑浦山“拍碰坟”古墓。古墓建成后,这户人家果然子孙繁衍发展,事业兴旺发达,合族共享福禄,在当地传为一段美谈。此古墓后被毁于开荒运动。

        关爷看书”古墓

        揭东名山桑浦山海洋峰上有一处名为“关爷看书”的风水宝地,该地被远近著名地师公认列为桑浦山风水宝地十盆芝兰之一。该十盆芝兰至今仅被人们葬了两盆,此乃其中之一,据说也是虱母仙所建。

        相传墓的主人是福建漳浦一蔡姓大户人家,因漳浦比较靠

    近潮汕,且虱母仙当年随陈友谅兵败后从江西徒步经福建到潮汕定居,地师之名也是在潮汕广为流传,故漳浦很多人也都久闻仙师大名。一日,漳浦蔡家老主人归仙,临终前嘱咐子孙到潮汕请虱母仙为其择地安葬。孝顺子孙依照老人家之言,赶到潮汕打听虱母仙下落,方知其时虱母仙正在桑浦山野云岩洞中修真。遂备厚礼上山向虱母仙诉说先人临终嘱咐,恳请其帮忙了却先人心愿。

        虱母仙感其先人明德、真诚,佩其子孙之孝道,便欣然出洞上山为其择地。当行至山上海洋峰处,放眼而望,前面远处正是榕江双溪嘴,风景秀丽,特别是每有船只经过双溪嘴,船帆必随风转向,远看如同读书人在翻书页。虱母仙告之:“此地叫‘关爷看书’,是块难得风水宝地,你家有福,就将你先人葬于此地吧,他日必出贤达之人。”蔡氏子孙遵其言葬先人于此。

        风水墓穴修成后,不久果真出了一位贤达蔡新老。据说此位蔡新老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在明朝时名闻朝野,乃三朝元老,曾与皇帝同窗、同眠,教过太子,天子是其门生。现在揭东县炮台镇石牌村蔡氏就是蔡新老的后裔。
    吾辈徳行,山川有灵。只想建个平安宅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04927
    精华: 0
    发帖: 1885
    威望: 21 点
    金钱: 362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 点
    在线时间: 35698(时)
    注册时间: 2016-04-15
    最后登录: 2024-05-22
    8楼  发表于: 2016-05-21 12:37

    大师传疑多,真迹不诬也
    学无止境
    级别: 贵宾

    UID: 136016
    精华: 0
    发帖: 11316
    威望: 2048 点
    金钱: 135341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737 点
    在线时间: 33327(时)
    注册时间: 2013-04-28
    最后登录: 2024-11-22
    9楼  发表于: 2016-05-27 17:59

      
    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