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念佛当一门深入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392
威望: 1547 点
金钱: 314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4781(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11-16
楼主  发表于: 2022-03-15 12:26

0 念佛当一门深入

念佛当一门深入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 信愿行第四讲(六)」



(2)念佛当一门深入



念佛要达到净念相继,就应一门深入,《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一向”,即一个方向,始终指向一个目标,坚持一个法门,尽形寿地念。念佛要专精,最忌讳的是夹杂、间断、种种法门齐修。善导大师强调专修。



从极乐世界过来的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中如是开示:大凡修净土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什么是夹杂?即是又读经,又持咒,又做种种法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这些都属于夹杂。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就难了,这样不就空费了一生的事吗?这些夹杂的事情如今一概不要做,只紧紧地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决定求生极乐世界,日久功成,才不会错了。



善导大师身体力行,专修念佛法门;莲池大师,虽然也通达宗门教下,但自从接受净土法门之后,“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蕅益大师也是通宗通教的大通家,晚年同样全都放下,“不参禅,不学教,弥陀一句真心要”;彻悟大师也是早年参禅,三十多岁一场大病之后,觉悟到“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所以万缘放下,一天持念十万声佛号;印光大师在二十一岁时看到《龙舒净土文》的残本,从而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其后六十年的修行也就是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祖师们所示现的一门深入,才是成办往生净业的正途。






如果三心二意,心无定盘星,今天修这个法门,明日又修那个法门,这山望到那山高,盲修瞎炼,就会一生虚度,一事无成,依旧随业力轮回三界去。



道家有一本《阴符经》,相传是黄帝所作。其中有阐释做事要专精的文句——“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先用世间的常识来比喻,比如盲人眼睛看不到,耳根会敏利,能听到很远的声音;聋人耳朵听不到声音,视力会很好,明察秋毫。这说明人生命力分散就力量弱,集中才功能大。譬如阳光普照,无法点燃纸,但用透镜把阳光聚焦在一点上,纸就能燃烧。由此可知,我们无论是要成就世间的事业还是修行的道业,一定要遵循“绝利一源”的原理,杜绝一切利欲上的诱惑,把所有的心力集中在这一点上,这样显现的功能作用就会比平时加大十倍。





如果精益求精,专精又专精,三反昼夜,那功能作用就不可思议地放大到万倍之巨。这个原理,无论对做世间的事业,还是修出世间的道业,都是普适性。米元章(米芾)谓:学书法须是专一于此,更无其他爱好,方能有成就。古代善弹琴者,一生只专攻三二曲,始得入其神妙。



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是故学贵精专,乃成功之秘诀。我等凡夫通常是心分数路,事不归一,好奇骛怪,喜新厌旧,没有耐心长期、专一地做同一件事,这与众生心散乱有极大的关系。如有人到寺院过简单的生活,他受不了,感觉太乏味、太寂寞了,他需要五光十色的外境来安顿他这颗散乱的心。世间人或可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但修行人一定要制心一处。一味平淡,方有入处。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除了专精,还要至诚恳切,不能浮浮泛泛,要将生命全部投入佛号。这句佛号就是命根子,本命元辰,在生死苦海离开佛号,等待我们的就只有灭顶之灾,就会彻底地沉沦,就会万劫不复。明了于此,吾人的殷重、恳切的心,才能油然而生。至诚恳切地念佛,即是全生命去念,才能做到全佛即心,全心即佛。念佛的效果就能远超于泛泛悠悠的念佛。临终十声一声感通佛愿力,即得随佛往生、横超三界之妙用。



印光大师在往生前,众弟子环绕着他,印祖最后的开示说得很直白:“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意谓只要至诚恳切地去念阿弥陀佛,都能蒙阿弥陀佛接引,带业往生,万修万人去。祖师虽然如此苦口开示,可我等净业行人,大多依然三心二意。往往对平实的方法不感兴趣,就喜欢比较复杂或比较神奇的事物,专精念佛还是落不到实处。这就是业障深厚,吾人当自警觉。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念佛当一门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