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佛教养生“苦”字当先
江湖夜雨十年灯。。
级别: 嘉宾
UID: 119489
精华: 1
发帖: 3425
威望: 1032 点
金钱: 8182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371 点
在线时间: 125252(时)
注册时间: 2012-10-30
最后登录: 2024-11-28
楼主  发表于: 2015-08-13 22:48

0 佛教养生“苦”字当先

什么是苦?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够藉由修行得到解脱。佛陀开悟之后,首度阐述的佛法基本真理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苦是其中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发现到的。
  苦从何而来?苦的原因并不是食物、衣服等物质上的缺乏,而是内心的挣扎、矛盾和无法排解的心结,也可说是“内心的苦闷”。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其实都是我们自作自受、自己制造出来的。在生活当中,由于我们的愚痴,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才会造成心理、语言、身体等方面种种不当的行为,这些不当的行为进一步又为自己制造受苦的原因,并且不断地造成因果循环,就像捡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样。这些痛苦形成的现象,就叫做“集”,“集”有集合、集拢、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对于苦,菩萨以不制造苦的原因为根本的解决方法。然而,凡夫却只会一味躲避苦的结果,一旦遇到痛苦的事,就希望赶快逃离,在逃的过程中还拚命制造另一个苦的原因而不自知。其实苦的结果有点像自己的影子,正所谓“如影随形”,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把自己的影子甩掉一样,即使拚命地跑、跑得疲倦不堪,影子却还是跟随在左右。除非自己的身体消失,影子才会不见。
  所以,如果我们不停制造苦的原因,苦的结果势必永远追随着我们,就像吃完饭后,桌上的残羹剩菜、汤汤水水总要自己收拾,即使花钱请别人帮忙收拾,所花的钱也要靠自己去赚。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因果循环的结果,逃避痛苦是没有用的!只有面对它、接受它,才不会继续受苦。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不要继续制造苦的原因。
  因此,想要离苦得乐,就要减少苦因,而修“道”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在修道的过程之中,我们的智慧会逐渐增长,而能够运用智慧调整自己的内心,明了现在所受的种种苦难,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并产生面对苦果的勇气。如此一来,就不会痛苦了,也不再怨天尤人、逃避现实,而能够勇敢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不会继续替自己与他人制造困扰,同时也会把引发困扰、苦难的原因,减至最低。苦的原因减少了,苦的结果也会减轻,这就是修道。
  所以,行于正道的佛教徒,不但能努力减少苦因、接受苦果,还会多替他人设想而广结善缘,相对的,他人也会对你有所回馈。如果没有得到他人的回馈,也不用在意,也许是因为时机未到,也许是我们过去曾经亏欠过对方,现在的付出等于是在还债,只要这么一想,心里就会豁然开朗了。
  如果我们真能不再制造苦因、不逃避苦果,到最后,当苦的原因完全没有了,苦的果报也接受完了,就是“灭”的时候。“灭”了之后,就能够使我们解脱、自在,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圣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内心的挣扎和苦闷,也都想从中超脱,“四圣谛”说明了从“苦”到“灭”的修道历程,不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也是我们在生活、修行过程中减少苦、面对苦的指引。
  要缓释生活中的“苦难”,就要从苦的根源着手,将苦难的根源找出,然后通过修行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智慧,将苦难避开在根源的状态,其次我们不要逃避苦难,要正式苦难,一味的逃避只会让苦难如影随形。
   本文来源:网易原创 作者:中国民族宗教网
是经义不可思议 果报亦不可思议
竹寺可人等何? 少女丝色妙绝! 卜贝又见贞观, 心田夕夕思多。
级别: 嘉宾
UID: 190577
精华: 1
发帖: 1958
威望: 153 点
金钱: 2453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108 点
在线时间: 3524(时)
注册时间: 2015-04-26
最后登录: 2016-02-22
沙发  发表于: 2015-08-19 17:54

好!要缓释生活中的“苦难”,就要从苦的根源着手,将苦难的根源找出,然后通过修行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智慧,将苦难避开在根源的状态,其次我们不要逃避苦难,要正式苦难,一味的逃避只会让苦难如影随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金钱:+200(阿难) 精彩回复
  • 耳边有日月,瘦仙无病人。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佛教养生“苦”字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