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
快速浏览
≌≌《风水择日区》≌≌
≌≌阴宅风水≌≌
≌≌峦头欣赏≌≌
≌≌阳宅家居≌≌
≌≌择日择吉≌≌
≌≌卫星图片≌≌
≌≌问题-讨论-经验-理论-综合研究≌≌
≌≌三元-三合-飞星-辅星-综合讨论≌≌
≌≌《起名预测区》≌≌
≌≌起名改名≌≌
≌≌八字命理≌≌
≌≌奇门遁甲≌≌
≌≌六爻预测≌≌
≌≌测字解签≌≌
≌≌《术数资料区》≌≌
≌≌风水择日资料≌≌
≌≌命理起名资料≌≌
≌≌《信仰文化区》≌≌
≌≌佛学世界≌≌
≌≌道家天地≌≌
≌≌诗词文学≌≌
≌≌中医知识≌≌
≌≌行善捐助平台≌≌
≌≌《休闲生活区》≌≌
≌≌风水故事≌≌
≌≌七嘴八舌≌≌
≌≌易友联络≌≌
≌≌《网站管理区》≌≌
≌≌坛务工作区≌≌
登录
注册
游客
帖子:
今日:
我的主题
我的回复
我的收藏
好友近况
登录IP: 18.226.226.151
首页
搜索
社区服务
广告管理
勋章中心
帮助
道具中心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推荐排行
wind
blue
wind5
≌≌阴宅风水≌≌
≌≌阳宅家居≌≌
≌≌择日择吉≌≌
≌≌佛学世界≌≌
≌≌行善捐助平台≌≌
≌≌八字命理≌≌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中华佛学理论全集》第三章……四一、要明白忏悔的道理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中华佛学理论全集》第三章……四一、要明白忏悔的道理
使用道具 |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玄奘之路
玄奘之路~南无阿弥佗佛
级别: 至尊会员
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QQ联系
UID:
193505
精华:
0
发帖:
1149
威望:
874 点
金钱:
10527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9 点
在线时间: 9199(时)
注册时间:
2015-06-18
最后登录:
2021-06-25
楼主
发表于: 2017-02-16 10:54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0
《中华佛学理论全集》第三章……四一、要明白忏悔的道理
四一、要明白忏悔的道理
笔者多次在书中言及,对于业障重者应先做法布施,持宝箧印陀罗尼,或随求即得真言,或往生咒等超拔累世的冤亲债主, 行忏悔之道。可惜有些人急功近利而导致出现不顺、祸事等种种违缘之事,《占察善恶业报经》明确开示:“若未来世诸众生等, 欲求解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禅定无相智慧(解脱得道之法)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轻重,若恶业多厚重,不得即 (马上)修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坏)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五逆十恶等罪) 故,若不修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 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善根大)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业障小), 则远离障碍”。不过即使具备法布施与持咒超拔冤亲债主之条件, 但是期间也难免有重罪轻报之过程。《十住毘婆沙论》卷六明确提及,“阿舍世王因杀亲父及陷害世尊、文殊之恶行,虽然得佛正法,但也难逃重罪轻报之报。以及阿轮伽王往昔以兵杀害八千人,因上世曾施佛土(法供养),起八万四千塔(建立佛法)、 听大阿罗汉(菩萨)讲法,故命终得须陀洹道,后得人身受重罪轻报之果。但是如此之罪因多行福德,志意广大,集请功德,故未堕恶道”。是故有业障者应先忏悔。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有“菩萨因被魔所摄而生傲慢之心谤余菩萨造下超越五无间之罪”的警示。因此多部佛经不乏灭菩萨业障之法。可见,菩萨若犯过失在世间也要遭受恶报,至少要遭受重罪轻报之报。那么什么样的惩罚才是菩萨们重罪轻报之果呢? 《阿含经》提及,“善人命终如梦见诸天女围绕,心生爱乐,遂生欲界天中。五戒不犯之人命终如睡眠不觉,于中阴身知自己已 亡,无诸苦患。谤佛谤法谤僧(明师)以及将诸外道法混入佛法之人,死前受诸地、水、火、风等痛苦,然后极重闷绝,正死之时完全无知,等到觉知心复现时已在地狱中受苦。若修禅定及证悟般若菩萨因性障(习气)深重而造诽谤师长、破坏正法等恶业, 或宿业成熟时,死时无恶境无诸苦患,唯有造诸恶业而罪又不及地狱之报者,必须承受恶果之报,故死前及正死中有四大(地、 水、火、风)分离等种种痛”。当然,对于命终不善的菩萨以及被魔摄化而诽谤正法(明师)的菩萨,包括已犯下五无间罪(地狱罪)的菩萨也必须受堕入恶道之报。故《和菩萨戒文》提及,“菩萨若诽谤三宝必堕入恶道受铁钉穿身之苦”。恶道出后转为人身还要继续受恶报。《十住毘婆沙论》早已有所开示,经云: “佛告弥勒,诸菩萨深心受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罪应在恶道受报是罪轻微,后世(转人身时)受恶形,或多疾病,无有威德,生下贱家、贫穷家、邪见家、邪业自活家,生违意处、多忧愁处,国土破坏、聚落(城乡)破坏、居家破坏、所爱破坏,不遇善知识,常不闻法,不得利养。若得粗弊(微得好处)常不自供,能令下贱(卑微、无慧)之所信敬,于诸大人(上层人士) 不得信敬。集诸福时,多有障碍,不得成就,诸根暗钝。习禅意乱(指修行时),不得无漏觉意功德(解脱乐),不知经法随意所趣(虚实、法要)乃至恶梦、负债恶报……今世现受……是故业障应忏悔”。《佛说如来智印经》亦提及,“菩萨先世恶业。 于未来世受恶色身众罪即灭。或多病苦为人所憎。生下贱家或生贫家。或生边地及邪见家。恶友相得得不同志。人不恭敬。多诸忧恼。为王所忿。值国荒坏聚落分散。亲族乖离。知识殊越。不 遇法会。诸所须欲人不惠施。设有所得众不会乐。或得少施。贵者所弃。贫者亲敬。欲修善业多诸乖阂。顽闇散乱不达法次。无诸仆使。卧辄恶梦。或复余梦。罪业即除。往业所拘。魔所障蔽。 虚妄取相。为魔得便。不解诸法。有利养处自生下心。端正人众形我丑陋。人不爱念。见他得利心生憎嫉更相轻毁。如是略说”。 试想,本已具善根之菩萨因过失尚受如此之报,何况五浊恶世之凡夫呢?这就是世尊在经中多授不退转法门的原因所在也。 《十住毘婆沙论》提及,“在家菩萨应对众生安住陀罗尼,亦不应对不法出家人、在家人等等愚蠢人生嗔恨心。出家人有两种病,一怀有憎慢之行自谓已降伏其心,二对大乘者沮坏其意”。 难怪出家人对大乘陀罗尼法不闻、不解、不修呢,世尊之预言真实不虚也!故《十住毘婆沙论》又提及,“在家菩萨不惜身命勤行精进供养、保护多闻者(明师),还要摧破六十二种外道及诸 魔民憎嫉佛法(正法)者,摧破佛门中邪行诡异之弟子,名为护持正法”。可见,必要时还是要摧破(揭穿、降伏)不法佛混才攀佛心也。《解脱道论》卷一提及:“护持正法除诸不善,是名依法”。是故,本论卷十五提及:“若其心能信护十二部经,奉 行十善业,令法久住,是报诸佛之恩,是最上供养诸佛”。且《十住毘婆沙论》提及,“法供养第一,智者应奉行,法施者能知过去无量劫之事,能知声闻(小乘)佛乘(大乘)解脱义理,知宿命,得总持成佛之报”,并且还提及,“菩萨所在国土应以诸方便全力弘法,若生懈怠,厌恶、嫌弃、憎恨,贪著世乐不能度众者,会遭十方诸佛之呵责”。本论卷四提及:“发菩提心者,但心不通达,不能信解诸法得其趣味(法要),不能说修行,乃有空名无实行的败坏菩萨”。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十六提及:“起贪嗔痴,现行烦恼, 是为邪论,非佛弟子”。《灌顶经》提及,“佛辈弟子,心不专一,遭受疾苦患急难之时,不知宿业之报,而生邪见,归于异道 恶师,堕入魔途”。《大智度论》卷六十八提及:“有烦恼、钝根、懈怠、贪著者,天魔得其便夺取慧命种其死因”。《大智度 论》卷五提及:“贪著、嗔恚、愚痴、憎恨、戏笑语言、歌舞邪视,夺人慧命,坏人道法(修行),阻人善行等类似行为皆是魔行”。《大智度初序品中放光释论之余》提及,“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难一切圣人,贼破一切,逆流人事,不喜涅槃(成道) 者名为魔。诸外道破坏种种善事者名为魔罗(魔军)。因被业力所缚惑使众生不信正法,在世间辗转受诸苦药名为诸佛之怨。戏笑、语言(妄语)、歌舞、邪视(邪见)、贪、嗔、痴等行皆为魔事”。《五轮九字明秘密释》提及,“杀善者,作障碍善行者是名魔罗,作种种恶行者名为外道,障碍身心令其退转佛道者名为鬼(恶鬼),障碍善心者为神(恶神)。因此,恶魔鬼神会化为佛菩萨等圣众说类似一乘(大乘)佛法,误导众生”。因此, 《入大乘论》嘱咐后人要“依法不依人,大菩萨诸贤圣等皆护大乘,若言摩诃(大菩萨)所说是魔说者,则为佛法之大患也”。遗憾的是,在家、出家之人没能贯通佛经,岂能依法奉行呢?《经律异相·贤愚经》提及,“具备信根(善根)坚固,其心勇进, 常勤精进,具足念心(菩提心),闻中生智,成就定意,心无骄慢,身无病苦之士,方堪受(贯通、承传)十二部经”。 《大智度论》卷十三提及:“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入大乘论》明确提及:“声闻、辟支佛之乘不为三藏,唯有菩萨所学(授)之大乘称为三藏。是大乘义,唯佛能说, 故阿难等众不堪为重器。因此若人近恶知识,为恶所误,偏执己法,专著邪见,颠倒思维,不解实义,不顺佛智,诽谤圣贤(明师),则坏正法。坏正法者,得大罪报,谤法之罪,诽谤大乘胜 于五逆(包括杀生),恶道长远,久堕地狱”。可见,谤师谤法之罪比杀生还重。是故,《十住毘婆沙论》卷十三云:“小智以小缘,憎恚诸菩萨。亦憎菩萨道,亦憎大乘经。不解故不信,堕在大地狱”。《大乘集菩萨学论》卷四提及,“做为法师,不护持正法,是不守护,是不清净,是不增长之业”。《中论》提及, “生大悲无上菩提心,名为大乘”。《大丈夫论》提及,“得财宝利不如得功德利,得功德利不如得智慧利,得智慧利不如得菩提心利,若放逸废忘不念菩提心者,如禽兽无异。当知悲心者即是大菩提,欲趣向佛智应发菩提之心,为结使所障者不能发解脱之心,为业报障者不能发菩提之心”。《观因缘门》提及,“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达”。《大乘广百论释论》卷五提及,“愚人不能信解大乘法义”。《大乘广百论释论》卷六提及,“愚夫薄福少智,唯求自利不愿济他”。在学法期间只有具备智慧分辨正邪才可坚固修道之心,《中华佛学理论全集》就是让读者打开智慧,辨别真伪。《十住毘婆沙论》有云:“如有人堪受,欲得于佛法,精进得坚心,皆以慧为本”。
南无地藏王菩萨!
来自:
顶端
回复
引用
分享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中华佛学理论全集》第三章……四一、要明白忏悔的道理
http://ok808ok.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